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周星驰早期电影那么耐看,最近的电影却比不了?
电影,星爷,无厘头为什么周星驰早期电影那么耐看,最近的电影却比不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仔细想想,以前能够让我们开怀大笑的都是事情或者笑话,现在是否还会觉得好笑呢?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早期周星驰的电影的确拍得特别好,哪怕是拍得无厘头也会觉得很自然很有性情,从而让人捧腹大笑。周星驰的确有点拍不动了,毕竟搞笑了那么多年也会有累的时候,想想以前读过一片卖笑人的文章,一切表面的光鲜亮丽其实我们都忽视了背后的伤痛。
但是,星爷依然是我们一代人的回忆,现在的我们看到星爷的影片是不是依然会习惯性停留下来看他几个经典环节才肯离去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在说,自功夫之后,周星驰的电影越来越不搞笑,越来越不耐看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家看习惯了周星驰早期的作品,无疑是笑点多多,观众永远都猜不到下一秒会出现什么笑料。但很遗憾,那可能并不是完全是周星驰的本心,或者是为了片酬,为了钱,一直到《功夫》拍完,这时候周星驰手头才比较宽裕,《少林足球》时经费都不够的。
所以在之后的电影中,如果细心的朋友,可以越来越发现周星驰电影最深处的意义。面对批评和质疑,长江七号的编导说这部片就是为小朋友拍的。我们可以看出周星驰内心深处的童真,对孩子的责任感。
在美人鱼这部电影中,周星驰的责任使命感表露无疑,“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观众的欢声笑语伴随着这句话陷入了思考。
在柴静对周星驰的采访中,他对自己早起电影作品的评价,太浮夸,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再去看周星驰的电影,我们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意义,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现实思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简单,周星驰是一个好的演员,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导演编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电影人,尤其是一名成功的电影人,他的艺术经历总是要有波动,而从入行到成功,这期间还要经历入行、成长、形成风格、获得成功、追求自我各个阶段。
首先是入行。周星驰出道于丽的电视,后又报考了无线医院培训班,结业后签约无线。起初,刚刚入行的他只是在无线担任一些儿童节目的主持工作,也兼顾担任一些影视剧的配角,最著名的当属《射雕英雄传》中的士兵了。这一时期的周星驰,刚刚入行,他每一天耳濡目染地感受着电视制作,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986年,他被调入了无线电视台戏剧组,并于同年担任单元情景剧《哥哥的女友》的男主角,之后又出演了多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大多出演一些轻松、活泼、可爱的人物,这也是对他今后的艺术道路的一种探索。
随着演出经验的丰富,1988年,周星驰转战大银幕。他得到了李修贤的赏识,在电影《霹雳先锋》中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并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这一阶段的周星驰,演技日臻成熟,对人物的理解和刻画,逐渐加入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1990年,周星驰主演了喜剧片《一本漫画闯天涯》,他在片中饰演了常常爱好幻想,却戏谑玩乐的星仔。也就是从这部影片开始,周星驰那无厘头式的喜剧风格渐渐成型。此后,《赌圣》、《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系列、《审死官》、《九品芝麻官》,在短短的四五年中,周星驰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叫座的无厘头喜剧电影,这一时期,也称得上他创作上的高峰期。
直到1995年,周星驰推出了后来成为经典之作的《大话西游》,但是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显得有些超前了,很多观众都接受不了这样的风格,甚至是看不懂,不知道电影要表达什么。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周星驰的走红,他已经成为了喜剧之王。
从2002年的《功夫足球》开始,周星驰放慢了脚步,功成名就的他开始在电影艺术上寻求自我,包括2004年的《功夫》、《长江七号》,还有《美人鱼》。他在向前辈致敬、向艺术致敬,也在向自己致敬,他的作品不再只是一味地追求喜剧效果,而更多地传递出了他的改变。
当然,很多人也会认为,他的电影不再那么搞笑,是因为江郎才尽、是因为团队解体、是因为周星驰个人性格霸道,这些都是因素。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一个电影人不可能一直一直地保持一个风格和水准不变,又高自然有低,也许对于周星驰来说,现在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未来的星爷可能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星驰后期作品很多大陆演员参演,没有港味了,演技也不咋地,怎么学都学不像。电影是看演员演技的,视觉艺术,又不是听故事看小说能代笔,就跟看京戏说相声一样,换了人就是两回事了,挂一百个周星驰的名字也白搭,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