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作对联讲不讲究平仄?
对联,平仄,下联现在作对联讲不讲究平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作对联讲不讲究平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老规矩一定要平仄相对,作为专业人士应遵守这个规矩。不墨守成规,意境达到了也行。作为我等无名鼠辈,只是来打酱油的,出于喜欢,不懂平仄,亦无意境,高兴时来胡对几联,自得其乐,好不快哉!感谢头条给了这个平台,恳请头条大咖、朋友们多多谅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过不谢邀,本来不想说话,但看了前几个回答,不禁手脚冰凉,我还是说几句吧。
对联一定要平仄相对吗?
这问题看似简单,无非两种答案,必须平仄相对和完全没必要平仄相对。两种答案都没有错,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对联的正格是马蹄格,即平仄两两相间,以七言联举例,因上联尾字必须仄声,则格式如下: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上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三字平声)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联: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字仄声,开字平)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联:三山半落青天外,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联:二水中分白鹭洲。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二四六分明,一三可以不论,五要看清。
一三不论,就是这两个位置相对灵活,但马蹄格有个大忌叫“孤平(下联除尾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出现两仄夾一平)”,比如“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两字按律当平用仄,那么第三字当仄必须用平声“开”字,不然就是两仄夾一平了。为什么五要看清?因为马蹄格还有个大忌叫“三平尾(句尾三字连续平声)”。举个例子,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中,六必须平,七是下联尾字必须平,此时第五字如平声,则犯了“三平尾”的大忌,故必须用仄,不能不论。
对于爱好者来说,这就是对联马蹄格平仄规则的全部了,有那么难吗?
其次,对联不只有马蹄格一种格式,还有鱼竿,全平全仄等等其他的格式,比如非常著名的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连字数都不一样,更遑论平仄了。这种对联往往追求“言外之意”,深韵义理,也自然是佳作。
综上所述,两种答案都没有错,只需加上对应的前提。对于符合马蹄格的律句对联来说,音节处(二四)必须平仄相对。而对于非律句的对联来说,平仄的对应,往往不那么重要。
说个题外的故事,关于对联的拗救。我们知道在五言格律诗中,平平平仄仄句式可以变格为平平仄平仄,被称为四拗三救,到七言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六拗五救。我读《水浒传》鲁智深,得“侠”“佛”二字,想作一副对联,问题是两个字按古韵都是仄声,按新韵都是平声,一时难为不已,最终选择通过拗救来凑成此联:
酒肉穿肠,半世糊涂盗佛号。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光风霁月,一生磊落解侠名。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四六在这副对联里已经不分明了,按理说,这就是失对,但是作为律句来说,拗救了自然就合律了。当然将拗救用于对联的先例还是太少,我是自认找不到好于“佛”“侠”的句眼了,只能如此。
总而言之,平仄就是最简单的规则,并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可不必畏如虎狼,而格律传承了一千多年,你嗤之以鼻满嘴外行话的嘴脸是认真的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联就是对联。最初源于一种具有严格规则文字游戏。
只有符合平仄对仗格律意境,才算完美、正规对联。
一些字数相等、顺口句子,算不上真正对联。
来头条对联平台,要有乐呵乐呵心态,一是学习学习,二是充实一下文化精神生活。
无论出聯对聯,没必要特别较劲,能对则对,不能对,也大可不必挖空心思、伤脑费时去咬文嚼字、刨根究底,硬是要去整个千古绝对什么的。
当然,平台还是应该多推荐一些介绍对联基本知识文章。引导大家学习提高。以免初学者误入歧途。
对联若没有了平仄对仗韵律等基本规则,那就不能叫做对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失却平仄律,
写吟欠滋味。
内容虽第一,
形式宜到位。
即非散文诗,
原本就是对。
力求能工整,
戏网何怕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能平仄相对,又有好的意境,才是真正的好联!
上一篇:这个季节女生用什么护肤品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