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乐不思蜀成语是出自洛阳吗?
后主,司马,洛阳乐不思蜀成语是出自洛阳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乐不思蜀成语是出自洛阳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蜀是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一带,陕西、西汉中一带,是刘备所建,后被魏所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乐不忽蜀是出自洛阳,后主刘禪降魏后,到洛阳,司马昭乃封其为安乐公,安排住宅,月供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子,从人皆有封赏。后主到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喜笑自若。酒至丰酣,昭谓贾充日:“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日:"颇思蜀否?"后主日:“此间乐,不思蜀也。”须臾,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至厢下日:"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倘彼再问,可泣而答日:`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日“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日:“何乃似郤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日:“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並不疑虑。
诸师友,不要以为后主愚不可及,其实后主好赖为几十年帝位,不是常人,他乐什么,他心里在流血!蜀国三国中最为弱小,孔明,姜维两届领导的穷兵黩武,国库空虚,兵源匮乏,投降时只剩四十万斛粮食,还打什么打,灭国早晚事,降魏,后主解脱了,百姓解脱了,脱离了战争灾难,终于有生息之時了,后主装样子,避免杀身之祸,苟且偷安罢了。这个乐不思蜀的典故可以说出自于洛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出自于洛阳。
说起“乐不思蜀”,估计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代雄主刘备的儿子--阿斗刘禅,他虽然贵为君主,却被定位成“烂泥糊不上墙”的杰出代表,被无数中国人唾骂了几千年,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千古一帝”。
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后的第二年,刘禅被带到了洛阳。当时,魏国实际权力被司马昭牢牢控制,他不只是个猛人,更是个狠人,见到刘禅后,也不说“今天天气很好”“吃了吗”之类客套话,直接就要刘禅砍了:“你荒淫无道,远贤臣,亲小人,理应处死。”刘禅一听吓得面如土色。幸好有人劝阻,司马昭这才把杀机藏了起来,封刘禅为安乐公。
后来,刘禅登门拜谢司马昭,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特意让蜀国人奏蜀乐,原先的蜀国大臣听了,想起故国,流下眼泪,刘禅去笑嘻嘻的,没任何不适的表情。司马昭问:“颇思蜀否?”刘禅答:“不思蜀”。
很多人指责刘禅乐不思蜀,但是,面对强大的司马昭,即便他有所思,他敢说吗?
(洛阳晚报 张宝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此典故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王问禅曰:既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乐不思蜀。
在后人看,来刘禅是个十足的白痴加败家子!面对丧国之痛竟能表现如此高兴且无动于衷?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有句成语叫大智若愚,应该说的就是刘禅。其表面痴愚,实际上心里比谁都明白。身陷囹圄之中稍有差池就性命难保,在这种情况下大凡稍稍有一点思乡之情,能骗得过司马平王?
可就是这样,刘禅以常人之不能,不但骗过了人智谋超群的司马和大臣。刘禅强大的表演天赋,可以说骗过了所有世人。正是靠着高深的政治才能,才得以保住了身家性命。
细思极恐,世人笑我太痴巅,我笑他人看不穿。看到这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最后送点福利,看上图猜成语。知道是什么吗?猜到了记得告诉我。
上一篇:下周创业板怎么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