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篇行文像极了鲁迅的小学生作文,你怎么看?
鲁迅,他的,文笔一篇行文像极了鲁迅的小学生作文,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白话文运动的目的就不在这里说了,我们只说副作用,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每个作家,其实都没有像前人学习前人的行文方式,而几乎都是同时开始自己的白话文 创作。
鲁迅在那个时候,也逃不开这样的限制,甚至更加严重。因为三个原因:第一,他不是文学专业,弃医从文,自然在行文造诣上不高,但是他的思想和思考以及视野比较高。第二,他所思考的问题,不是当时的谄媚作家,或者像他弟弟一样比较小受的风格只关心自己,而是为什么中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当他思考这些的时候,他关注的世界就与常人不同,而当他要把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得出的结论讲给世人听的时候,他的描述方法就成了问题,实际上他写一句话的时候,很可能已经想了非常多句话了,于是才会有更多的意思。你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我比鲁迅幸运的是,有太多先辈可供我学习,我会在自己的冲动和所拥有的技法上做平衡,这时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没什么稀奇。第三,当时没有较好的像今天互联网一样的反馈机制,告诉他这样写很多人是看不懂的,或者读起来有障碍的,所以我们就不能要求鲁迅有像写长恨歌的白居易一样的意识,去做个用户体验调查,来优化自己的文笔。相较于这件事情,他更愿意用一把文字的匕首,把中国人的麻木不仁,虚荣,以及历史冷冰冰的的规律剖析开来,血淋漓的给当时的人看。看了会痛,但是不痛,怎么会通?
所以各位明白了么?鲁迅的文笔,是因为他的经历限制,他的思考结果,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造成的,而鲁迅给我们留下的最大价值,并不是我们要么调侃,要么表面模仿鲁迅的所谓文笔,而是他里面思想的精华。
顺便说一句,鲁迅没写过情书。在感情上,鲁迅处理的很被动。先是逆来顺受的接受家里给安排的包办婚姻,接着是被动的接受许广平的爱慕,知道许广平疯狂的追求,才和她在一起,即使如此,在与许广平的信里,鲁迅所用的爱称,也极其有限。
我不知道能看到这里的人还有多少,但是我想只有通过上面比较大篇幅对鲁迅的文笔构成描述,才能表达我对这个问题中小孩子的一封谈情说爱的所谓“鲁迅式”文笔的看法,那就是:急不可耐的虚荣和焦躁。
我说的不是这个小孩,而是最初希望传播这篇作文的人,要么是他的家长,要么是他的老师,要么是他的其他身边人。
第一,写一封与爱情相关的东西,从技法上来说,鲁迅的行文并不是最佳选择,甚至连鲁迅自己都没处理好过,小孩子写写好玩就罢了,大人传播这个,不就是为了显示自己身边的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么?总不可能是给鲁迅致敬吧,您可别糟蹋鲁迅了。
第二,如果你身边有个同事写成这样的文笔,你会传播吗?当然不会,发到朋友圈都嫌丢人,非得是个小孩的,你发了才有谈资,别人才会给你点赞,才会说哎呀真是方仲永啊,啊不对,真是少年有才啊,你儿子/学生/这位亲戚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如何如何,然后你就很开心的表演完毕了。
第三,你要是真的有心,或者有水平,或者至少读过鲁迅的书吧,你就能知道鲁迅他的思想水平和孩子的差距,也就有个基本的判断,这篇文章除了当个谈资之外,并不会对孩子有什么真实的价值,相反,你要真的是孩子的家长,为了他将来讨老婆方便,你得认真的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写情书,然后拿点儿徐志摩之类的渣男骗才女的诗给孩子看看。如果你没这么做,而是把这个文章拿出来以恨不得世人皆知来夸赞自己的心态来刻意低调而开玩笑的方式给别人看,那你要么是已经希望虚荣的光靠炫自己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了,要么是真不懂鲁迅。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
1、鲁迅是鲁迅,但鲁迅的行文风格从来都不是鲁迅,请大家以后不要再强行安这个标签了,他只是在那个年代,首先使用了这个行文风格而已。
2、用这种风格写爱情,洗洗睡吧。孩子,你既不懂鲁迅,又不懂爱情,更不懂如何挑选对的技法来表达你即将到来的爱情。
3、我们不认识这个孩子的人也就罢了,就只会拿着个文章当个谈资,但是始作俑者的这个孩子的身边人,你们真是空虚寂寞冷到如此虚荣和焦躁的地步,你们也洗洗睡吧。
最后,我用一句鲁迅曾经写过的话来结束这篇稍微有些冲动的回答。当年读不懂,今天读起来振聋发聩,而且令我觉得惭愧,我们现在已经太过习惯于小确幸,八卦,无聊以及醉生梦死,不如看看当年的大师们都在思考什么,我们自己得经过多少,才能真正思考鲁迅在近百年前思考过的东西,这句话我们曾经是学过的,但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中国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朝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朝代.
然后再重新看看问题里的那篇文章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
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不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小学只有语数英三门主课,不存在四门副科之说。
从作文中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看一遍文章。很可惜大家只看到问题的表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绝不是暗恋的作文,这是他人生的转折。已经凌驾于朦胧的暗恋了。她就是他的光,是他的灯塔。这作文让我想去听周杰伦的《等你下课》了。一样的意境,一样的感觉。只是这小学生已经提前觉醒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