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有什么历史?
耶路撒冷,犹太人,犹太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叫做“文化凝聚力”这就是了!
无论是世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增强语言冲击力,称它“哭墙”也罢。还是犹太人固执的称它为“西墙”也罢!
它都不是简单一堵墙,它是一种存在。
古今中外,人世间有一种现象,凡人们会把某些具体的物质神化,凡人们自觉自愿的匍匐在下面寻找力量。
比如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座山,犹太人选择了一堵破墙。
没办法呀,这堵破墙太犹太人了。
先是,远古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国(不是现在的以色列国)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宣称,这圣殿是为耶和华而建!那时,哭墙作为这座圣殿的主体支撑就矗立在耶路撒冷了。
现在公元21世纪,三十一个世纪了,3100年了,能不让每一个犹太人自豪?
后来,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打进了耶路撒冷,一把火烧了圣殿,石头建的圣殿嘛!再怎么烧,大体的框架一定会在的。
半个世纪之后,犹太人重返家园,在废墟上又重建了圣殿,称为第二圣殿。
再来就是罗马人了,犹太人又一次受迫害,被赶出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再一次被付之一炬。不过罗马人很“仁慈”,竟然允许犹太人在每年的“安息日”可以重返故里参拜圣殿。
由此,无数的犹太教信徒纷纷来到圣殿废墟前,掩墙哭泣一番而去,“哭墙”成名!
可是打跑罗马人的不是犹太人,打跑罗马人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也不待见犹太人,杀犹太人之外,干脆在犹太人第二圣殿的遗址上修建了自己的神庙。犹太人更有的“哭”了。
啊,和希特勒没有关系,希特好像没有和耶路撒冷的墙较劲。不过犹太人认为自己受迫害是因为没有耶路撒冷。
到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国终于从约旦手中抢回了耶路撒冷和那堵墙。
多不容易呀!算算,从大概公元前530年左右起到1948年现代以色列国成立,犹太人失国近2500年,圣殿在哪里,被别人占着,想一下也会哭的。果然哭墙!
开一个脑洞呀!如果,2500年前,有人不把哭墙留在哪里,把圣殿弄个灰飞烟灭,犹太人的文化凝聚力没有具体的物质承载,会不会是现在的局面呢?
不得而知。
美帝国主义把拉登葬于大海果然厉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耶路撒冷的哭墙的来历?
公元前970年以色列国的第二代君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建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圣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摧毁了圣殿。掠夺了圣殿的金银器皿。驱赶以色列人。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推翻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居鲁士大帝颁旨,让犹太人在公元前537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发起暴动。抗拒罗马巡抚。罗马太子提多将军率领军队围攻耶路撒冷,杀死一百多万犹太人,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罗马兵丁冲进圣殿,疯抢金银,烧毁圣殿。仅留下西边一道围墙,这就是耶路撒冷哭墙的来历。
在罗马帝国治期间,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国,圣殿始终未能恢复,犹太人只能在圣殿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围墙。
这段墙,成为犹太人信仰的标志。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犹太人,面壁肃立默默祷告,或者跪在地上悲戚抽泣。成为耶路撒冷的哭墙。
2004年,我们去以色列,观看圣殿遗址上的这段护墙。大约长50多米,大约高18米。用大石块垒成,石块褪色,显非常陈旧。
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犹太人过五旬节。从世界各国回来的犹太人守节期。黑压压一片,静悄悄的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脚下。敬拜,祷告,哭泣。以表信仰虔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哭墙,又称为科特尔墙、西墙或所罗门墙,其较低部分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的旧城区。它由厚而腐蚀的石灰岩建造,高约20米,长约50米,大部分被其他结构所吞没。
犹太圣地
虔诚的犹太人认为这堵墙是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公元前70年被罗马人摧毁)的西面墙,这是公元前1世纪希律亚基帕(公元前37年-公元前4年)统治期间建造的希律殿唯一幸存的建筑。寺庙的原始位置存在争议,导致一些阿拉伯人对这堵墙属于寺庙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它是圣殿山上阿克萨清真寺结构的一部分。
这座建筑被描述为哭墙,源于它的阿拉伯身份,即“哭泣的地方”,在19世纪经常被欧洲,特别是法国游客重复为“哀歌之地”。犹太信徒相信“神圣的存在永远不会离开西墙”。
拜墙
西墙朝拜的习俗始于中世纪。在16世纪,墙壁和狭窄的庭院供人们崇拜,位于14世纪的摩洛哥区。奥斯曼苏丹苏莱曼大帝(1494-1566)留出这一部分用于任何形式的宗教仪式。19世纪,奥斯曼帝国允许犹太男女在周五和圣日一起祈祷。他们按着性别分别为:男人站着不动,或是坐在墙边;女人则四处走动,把头靠在墙边。
从1911年开始,犹太使用者开始带椅子和屏风,允许男女在狭窄的通道中分别礼拜,但奥斯曼统治者也看到了这一点:楔形物所有权的薄边,并禁止了这种行为。1929年,一场暴乱发生时,一些犹太人试图建立一个临时屏风。
现代斗争
哭墙是阿拉伯和以色列最重要的斗争之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仍在争论谁控制着这堵墙,谁有权使用它,许多穆斯林坚持认为,哭墙与古代犹太教根本没有关系。抛开宗教和意识形态的说法不谈,哭墙仍然是犹太人和其他人的圣地,他们经常祈祷,或者哭喊,经常会有写在纸上的祈祷书从墙的欢迎裂缝中滑出来。
以色列吞并隔离墙
1948年战争和阿拉伯人占领耶路撒冷犹太人区后,犹太人一般被禁止在哭墙前祈祷,哭墙有时被政治海报玷污。
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立即吞并了阿拉伯东耶路撒冷,并声称拥有该城的宗教场所。激怒和担心以色列开始挖掘隧道,从战争开始后不久的哭墙和圣殿山下,旨在破坏阿克萨清真寺的基础,伊斯兰教的第三个圣地在麦加和麦地那的清真寺在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和其他穆斯林暴动之后,引发与以色列军队的冲突,造成5名阿拉伯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