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古代男女结婚一定要经过媒婆说媒吗?
媒人,媒婆,男女在古代男女结婚一定要经过媒婆说媒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古代男女结婚一定要经过媒婆说媒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古时候人们结婚,讲究明媒正娶,既要父母之命,也要媒妁之言。媒人若没有在其中牵线搭桥,就于礼不合。哪怕双方已经情投意合,也要通过媒人跑腿说亲、提亲、定亲,最后结婚。《诗经》里面有:“匪我愆(qin)期,子无良媒。”意思是说并不是女子一再拖延婚期,而是男子没有好的媒人,因此不能成婚。还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说的是没有斧头就不能伐树,没有媒人就不能娶妻。媒人的作用为什么这么重要?
媒人这一行当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 存在了几千年,古时候门户之间相对封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很大。“男女授受不性亲”“三岁不同床、五岁不同席”“好女不出点门户”等礼仪要求,使得男女之间并不能随语意相见,成年后的男女更是如此,所以说亲的媒人也就应运而生。 媒人的出现其实最早源于原始的生殖 崇拜。《周礼》《吕氏春秋》诸书中,记载着上古时候人们祭祀高楳的情形,楳同媒,这是一位掌管婚姻和生育的神。对高楳的祭祀,可以看作是原始生殖崇拜的遗留。又相传因为女娲让男女结合,才有了人类后代,因此人们将女娲奉为高楳神,这样说来,女娲也算是我国第一位媒人。在周代,已经设置了官媒,专门掌管男女婚姻之事。战国之后,私媒渐渐兴起,但同时,对于婚姻的规定也渐渐严格起来。汉代以后,凡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没有经过这些程序就私定终身,就会“父母国人皆贱之”。唐代时还有律令:“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可见,媒人的身份地位一开始就十分崇高,无怪后世风俗中,男女成婚必须有媒。
从宋代开始,就产生了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媒人。按照古代的礼 制,标准的婚姻要经过六个环节—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基本上每个环节都需要媒人穿针引线。媒人在其中为男女两家联络,协调相关婚姻事宜,事成男女结婚时,还要活跃气氛,说吉祥话,祝福新人幸福美满等,往往能说会道,伶牙俐齿。这不仅是一种天分,更是一门技术。媒婆一旦开口说起话来,这世上似乎就没有什么人是不能嫁娶的,再怎么不般配的也变成了如天仙配一般的佳偶。当然,无论怎么吹捧打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彰显对方的优点,濙化对方的缺点,成就一桩婚姻,自己也从中赚取媒人钱。 后世对媒人的称呼有很多,唐代有“月老”,元代有“红娘”,明清有“媒婆”,除此外,还有“伐柯”“冰人”“保山”等。
在提倡婚姻自由的现代社会,媒婆的实际作用大多已经消失了,不过在有些农村,还有着一些业余的媒人,为未婚男女“义务”牵线搭桥,成就好姻缘。此外,在传统的婚礼中也还保留着谢媒钱、谢媒酒等风俗。在婚礼上,媒婆对新人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既热闹了气氛,又讨了吉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时结婚流行明媒正娶,
且女子做媒婆能挣钱撑脸,
所以一定要有媒婆,
一定会有媒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所谓明媒正娶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兰。我来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说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到尤家闹事。王熙凤说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了!就愿意给,也你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
王熙凤正是抓住了尤二姐不是贾琏明媒正娶的这一点,才敢大闹宁国府,最后在她的借刀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
这同时也说明,明媒正娶在过去是正统观念。
媒婆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职业,多数是女性,男的也有,很少,不过不叫媒婆,叫月老。他们以说合婚姻为职业,是古时男女婚配的重要中间人。
有”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牵线的正是媒婆。而像《水浒传》里面的王婆,只是一个兼职的媒婆,她的这根线牵掉几条命,自己也被官府判骑木驴而死。王婆还一个绰号,叫”马泊六“。搜索之后,才知道是指撮合男女搞不正当关系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