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理解断舍离?
物品,东西,自己的你怎么理解断舍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世界也有三分,看得见的世界(现象世界),看不见的世界(领悟的世界),更加看不见的世界(神的领域)。重要的是,要察觉自己心底深处的真正的想法。这么看来,物品当中蕴含的力量不容小觑。
断舍离,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更高的境界是,在断舍离的过程中,“更加看不见的世界”有它未知的伟大,也值得我们去体会。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是为断。物品在此时当下,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物品出于恰当的位置,更好展现价值美感,是为离。用其中的法则实践,去改变自己不自觉的加法人生,过上有品位、品质的减法人生。当你变得越来越轻松之时,就是断舍离帮你获得自立、自由、自在生活之时。
【作者/品品道来,品质管理硕士,一个聚焦增长研究与品质运营的从业者,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会计师,中国职业经理人。欢迎点赞与关注@品品道来,与你持续品质分享,获得洞悉本质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断舍离即该断即断,该舍即舍,该离就离。这个是我从大二的时候了解到的,是日本的一位很优秀的女作者的生活方式,她写的我看过一些,也对我启发很大,一直沿用至今,以前总觉得有些东西,以后会用的到,总觉得有些人以后也会用得到,所以就小心翼翼的去维护当时的社会关系,哪怕受了委屈也退让一步,后来慢慢接触了这个名词之后,懂得了它的最深的含义,并一直开始试行着,效果很好。
生活中不用的东西我从来不奢求下次有什么时间或者契机可以用,我第一时间扔掉,然后在精神上严格控制自己,东西就是没有了下次再想下次的办法,只要思路打开,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想保持的关系就果断删掉,哪怕被人误会,也不想去强作解释。所以说前期会有思维的挣扎,但是,过渡到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而且少了很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愁烦 舍贪欲 离小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修炼,一种对获得和舍弃的高级认知,也是对自我的深刻了解和过往纠错。它不是盲目的舍弃,是对精致生活的标准的建立。断舍离中一切对物的舍弃,是在建立一个标准之上,一个更能轻盈生活的修炼模式。
当然我们需要通过拥有,从而获得舍弃的勇气。
所以,断舍离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物质的冥想,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放空,一种对生活和心灵的更新重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愁烦 舍贪欲 离小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舍离一词来源于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她首创了断舍离理念并运用于家居整理中,总结出了人人皆可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这是一种减法整理术。
断舍离不是一般的整理术,首先它代表的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
其中断代表的是从入口源头切断对物品的执念,只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舍代表从已有的物品中舍弃多余的物品,留下适合自己的舒适物品。在经历了\"断\"\"舍\"的过程后,人们就离开了对物品的依赖和执着,让物品回归到该去的地方,这就是最终达到的一种状态——“离”。而且留下的物品都是\"精品\",就像是万里挑一的宝贝一般,看着赏心悦目让人心情大好,为了一直保持好心情,自然人们会爱上收拾了。同时东西少了,收拾起来更不费力轻松就能搞定,使人不再觉得收拾是件麻烦事。
不收拾就是断舍离收拾的目标
断舍离的收拾有不一样的含义。它指是一种有取舍的筛选过程。这和普通的整理收纳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断舍离的目的是在收拾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而一般的整理是以弄干净房间为目标。其次,断舍离以当下的自己为中心,筛选必要的物品,重点是保持房间的循环代谢,让房间环境变得更好。而不是像一般的整理术,把重点放在清洁和保管物品上。
断舍离需要关注两个维度:当下时间轴和自我关系轴
简而言之就是以当下的自己为中心,对身边的物品进行取舍。以当下的自己为中心,意味着当你做选择时,第一个问的不是物品有没有用,而是物品适不适合当下的自己。于是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人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反复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慢慢就认清自己,了解到真实的自我形象。
上一篇:在淘宝上开店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