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
孩子,父母,就会如果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种影响。
1、首先就是没有自信心,没有胆量,做事畏手畏脚。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不准孩子做很多事情,孩子一定程度是会害怕父母的,做起事情,总是怕家长不同意,还没开始就已经担心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害怕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肯定。
2、没有主见。父母总是不赞同孩子的想法,不准孩子做这做那,久而久之,孩子一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就会下意识地去问父母同不同意,同意后才敢实施。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陪在我们身边呀,出外上学怎么办?总不能一有事情就打父母电话吧?!
3、孩子可能会讨厌父母,或者跟父母不亲近。父母不鼓励孩子就算了,总是不懂得倾听他们的想法,不懂去听他们这么做那么做的原因,久而久之,就会很有代沟,父母和孩子之间,难以沟通,自然亲近不起来。
这里是茯苓呀的回答,欢迎关注,一起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这个孩子要不就胆小如鼠,做事畏手畏脚,要不就会非常叛逆。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他物质上贫乏,依然可以活的很幸福。如果他精神上贫乏,他的童年必定不会快乐,长大了,也会深受其害。
(图片来自网络)
一、缺乏鼓励,不准过多,孩子会变得过份谨慎,没有自我。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的完美程度如何,大人对他的努力和成就,都视而不见,没有鼓励的话,孩子的热情就慢慢的消退下去,没有了做事的热情。
如果再加上家长的条条框框过多,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孩子本来就没有了做事热情的,再加上过多的限制,孩子是不做不错,多做多错,既然这样,孩子就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做法,那就是干脆不做。
于是,时间一久,孩子就养成了胆小怕事,做事畏手畏脚的习惯和行为。
二、缺乏鼓励,不准过多,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跟大人对着干。
孩子在小的时候,表现欲都比较强,如果经常做事得不到鼓励,就会感觉自己不受重视,原来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旦犯错,大人却能精准的发现他的存在,告诉他,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孩子就会认为,只有和大人的想法、说法不一致的时候,大人才会注意到他,才会重视他,于是,孩子就干脆和大人对着干。
或许,他觉得,反正他们也不在乎我,我何必听他们的呢?他们要我做的,我也不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在他想大人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时候,或许觉得不想让大人顺心顺意的时候,他就会去做大人不让他做的事情,变得叛逆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孩子总不鼓励孩子,总是这不准,那不准的,是在对孩子采取了消极养育的思想影响。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从而变得消极,要不就胆小怕事,做事畏手畏脚,要不就叛逆非常。
更多育儿观念,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曜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欢迎大家点赞与转发。感恩遇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题主的这道问题,让我很心疼这个总是被限制的孩子,下面我从自信心,安全感,认知发展以及人际四个方面做一下分析。
自信心
问题中提到了父母总是不鼓励孩子。也就是说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总是看不到,往往会给孩子施加一些压力。
或许父母的心是好的,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成长,可是当一个孩子看不到自己优秀的地方,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这么一个不招人喜欢,一个没能力的孩子。
甚至在他的内心中种植了一个我不行,我不好的信念之后就很难改变。遇到事情他会先想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一定做不到,一个拥有这样心态的人入职参加工作,我们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
安全感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喜欢探索,勇于探索的,但是问题中的孩子很可怜,总是被限制,那父母是用什么方式限制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恐吓,可能有吓唬,这本身就会造成孩子内在缺乏安全感。又因为被限制的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被限制探索的孩子,身边的未知太多了,这些未知又是不安全的因素。
认知方面
大脑是通过神经元突触连接来传递信息的,我们的孩子要想更聪明,就要增多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链接。
那么这些突触是如何链接的呢?是在孩子的不停的探索,不停地感知,不停的经历中才能连接,然而这个总是频繁被限制的孩子没有机会去连接,没有更多的连接,就相当于他大脑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有简单的几条,传输信息的效率一定是低的,也就是说,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其实是限制他认知地发展。
人际方面
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他活的很纠结,他会有两种状态,第一是我要摆脱限制。第二可能是成为了那个限制别人的人。
在日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话,他可能就会误以为,又想限制我,我现在长大了,我要摆脱限制,就变得很反抗。然而这种状态是影响他的人际交往以及职业生涯的。
同时在长期的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他学会了一套模式,就是限制别人。或许他的意识是:我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我一定要和别人好好相处,不能去限制别人,但是潜意识是不被意识支配的。他做出来的往往是他讨厌的模式。
总结一下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会胆小,不敢探索。
因为缺乏锻炼,在认知方面受了限制,所以他的思维没有办法得到正常的开发
因为内在的被限制与限制的纠结,所以会影响到他日后人际与职场的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