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君子,的人,小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问题。
小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别人的问题。
君子力求改正,小人立即掩饰。
君子接纳、面对、克服
小人抗拒、逃避、推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就是真性情的人。所有真性情的人,在古代都叫做真人。
我们经常听说的一句话:真君子既是真小人,真小人既是真君子;黑即白,白既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古圣先贤的给的一个思路: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意思就是说修到君子这个级别的人,志向是一样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样、
小人表面的形式是一样的,但是最终的志向确实大不相同、
那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可以跟任何人大交道。君子遇到小人,他瞬间可以变的比小人更小人;君子遇到恶人,他可以瞬间变的比恶人更恶;君子遇到土匪,他可以变的比土匪更土匪。因为小人只会佩服比他更小的小人,这样君子才有机会取得小人的信任,从而引领他从小人变君子;恶人也只会佩服比他更恶的人,这样君子才有机会引领他弃恶从善;土匪也是一样,土匪头子只服比他更大的土匪头子,这样才能引领他们弃恶扬善!修道君子这个级别没有好坏,对错,黑白之分。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让他修炼自己蜕变的道路。
因为他们深明一个道理,对付小人就得用小人的那一套方法!这样效果来的最快!
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最低的级别都是要我们成为君子。好人都不是真好人,他的一些好都是有所求的。
君子级别再往上走就是圣贤之人。这些人都是传承着华夏文明之道的圣人。他们可以说是与光同尘,洪福齐天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原来君子善多恶少就可以成为君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难道是岳普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复杂化了,大道至简:天子,天的儿子。君子,君的儿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君子就是守规矩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初的君子是指国君之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这样的:
黄帝入驻中塬后,用伯仲叔季为兄弟间称词,即,老大称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
后,又将伯用于官职称,从而有,河伯,山伯,土伯,水伯,火伯,风婆,雷电母,草伯,林伯等等。
夏朝时又因大禹儿子启继承盟主王位,从而兴子的用法了。
而子之前,伯改公,等级出现,从而仲叔季逐次兴用。
春秋战国兴子达顶峰,而伯用公外,仲改为侯,叔改男,季改为爵,子随爵之后,仕列子后,大夫列子后。此都是官职级别式。
民间有三老四少制,还有非公职的聚人群的“长者”在,此长者雅称为君。
君:初期就是人群内有见识有主见有主意,且可帮人解决疑难的自然王,如同小孩成群时有一个孩子王一样。
因此,君又有了王意思,而被用对王的尊称了。
但,民众内长者仍在,因而人相见互尊称彼为君了。兴子后君子.老子.孔子.庄子.孙子出现。
明清及民国时先生出现。
而帝王自称王为本王小王外,改孤,改朕。
民国后官级改长。民为伙计,哥们,姐们。此外有小子,小姐,同志等出现。
从而,君有三型:长者,尊称,王称。
赞议一下,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上一篇:保定属于哪个省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