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诗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样赏析?
诗人,霜叶,寒山唐诗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样赏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句“远”字写出了山路的长,人家的远;“上”呼应“斜”,突出道路曲折,山势高;“石径”对应“人家”。用字精炼,用句巧妙,极短的文字描绘出一副宏大的画面,鲜活生动,引人联想,同时引发下文。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句“停车”表明诗人是坐车观景,停下车是因为傍晚的枫林太过美丽,诗人的视线里只有这美丽的景色,不想移动分毫。“霜叶红于二月花”解释傍晚的枫林究竟如何美丽,在夕阳的照耀下,染霜的枫叶比二月份的花朵还要红颜。此句的景物立马出现在了第一句的图画之上,“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路上增添了红于二月花的霜叶,于是一副完整的“山行”图就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副图画色彩绚丽,风格鲜明。
此句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火红的霜叶比作二月的红花,使秋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又夹带着隐喻的手法,“霜叶”作为秋天的树叶意味着凋零之意;“二月花”是春天的景物,意味着生机勃勃。诗人以“二月花”来描写“霜叶”的红颜,以“红”进行连接,抓住这种春与秋的不同里的相同点,使得秋叶不再是凋零的象征,于是霜叶就比二月的红花还要鲜艳美丽。
三、总结
杜牧的《山行》是一副充满生机与向往的美丽图画,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秋景完美呈现,不同于大多数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的悲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展现出了无尽的生机,体现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正如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里说“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者出。一经诗人道出,便留诵千古矣”。
诗人眼中的秋景让我们也体验到了秋天的美丽,诗人观景的心态也值得我们学习,积极向上,每一天都“红于二月花”。
NOTE:
欢迎关注“小华说文”,每日有好书佳句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行》的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的大意是:
深秋时节,登上远处的山,石子铺成的山路倾斜地直至山顶,洁白的云层深处藏有人家。停下正在行驶的马车,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景色,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红花还要鲜艳明丽。
诗意赏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用石块铺成的山路。深秋时节,接近隆冬,所以不免有些寒冷。诗人登上远处的山,只见山路由石子铺成,歪歪斜斜地直到山顶。
“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深处“点出了山的高度,直插云霄。放眼望去,只见层层白云的深处藏有人家,既然如此,首句的”石径“也就好理解了,它是白云深处的人家所铺成,是用于上山下山的道路。白色的云环绕在青色的山四周,既写出了山之高,又构成了一幅白云缭绕青山的有色画面。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是因为,由于之意。诗人停下车,不再前行,也无心攀登高山上的石径,更无意去拜访白云深处的人家,是因为独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看来枫树林对诗人的吸引力非比寻常一般的景色。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指经霜之后的红色枫树叶,“于”:比。第三句写到,诗人因傍晚的枫树林而停车驻足,那么驻足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深秋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还要鲜艳,原来诗人爱的是枫树叶,读者看到这里也就恍然大悟了。
上一篇:老发型师开店还是打工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