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8年中小学降低特长生招生比例,2020年全部取消特长生招生。未来几年,社会机构的兴趣班会不会逐渐降温?
孩子,自己的,家长2018年中小学降低特长生招生比例,2020年全部取消特长生招生。未来几年,社会机构的兴趣班会不会逐渐降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教育部发布2018年招生新政,降低特长生招生比例,直至2020年前全部取消。针对该政策,未来为孩子报特长班的家长会逐渐减少吗?兴趣班可否降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兴趣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本来就不应该和考试挂钩。现在公立幼儿园不教知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你如果担心孩子直接上小学不习惯,又不想报幼小衔接怕孩子太累,可以给孩子报一两个兴趣班。
兴趣班最好五岁左右开始报,例如围棋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还能学一些数学知识。街舞班能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还有美术和钢琴等,兴趣班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让孩子更自信!
总之要根据孩子的爱好选择,适量报一两个兴趣班,最好一周一次课,让孩子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位家长,80后,先不说我家条件如何,但是我依旧会让孩子去上一些这样那样的班。首先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每个家长是不竭余力的,不同的是侧重点不一样。
一类经济条件中等的家长目的是通过这样那样的兴趣班为自己的孩子铺设一条捷径,通往成功光环的捷径。即使给不了孩子一个富二代官二代的背景,也要给孩子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背影。这类家长最多。也是最关心这类话题的家长群。
一类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目的往往很明确,优择优学,无优(忧)者不学,孩子的人生轨迹是明确的也是确定的。这类家长也很多。这类话题对于他们是嗤之以鼻的。
还有一群家长的理念是阳光的,是正面的,是合理的,同样也是被上诉俩类家长不屑一顾的。他们或者她们可以为了孩子舍去一点自己的时间,一点自己的精力,一点自己的追求,一点自己的价值观。得到的是孩子成人后的一点自信,一点自我,一点自强,一点自力更生。他们或者她们有一点随性化,有一点超然化,有一点理想化,还有一点无知所谓化。谁知道他们或者她们的孩子以后是什么样呢?但是他们或者她们总说的总灌输的唯一理念是,大学生活是你人生中第一个体验生活意义的阶段,它是美好的灿烂的丰富的,有时很精彩有时有波澜,美好时它是绚丽的,悲伤时它是丑陋的,当你准备好走近它时兴奋着,当你经历它时彷徨着,当你离开它时不舍着。人生的经历童年只能是回忆,无限美好的,青年的事情才是历历在目让人刻骨铭心的,把握住自己人生中最璀璨的节点去享受它给你带来的一切,哪怕是亢奋于激昂,沉迷于失落。你准备好了么?准备着吧!从现在开始享受你自己的人生!从现在开始把握住你能抓到的一切,我们陪你一起走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算整个取消特长生,未来特长培训班不会减少。
山东省刚刚下达了关于中考加入艺术考试的细则,从18年入学的初中新生开始,都要参加音乐,美术的会考,还会纳入中考成绩。美术(绘画,手工,书法三选一)音乐(器乐,声乐二选一)。新规颁布之后,美术,声乐,书法迎来了又一行业高峰。因为大部分小城乡地区的孩子们,可能整个小学阶段都没重视过艺术类学习,也从没课外培训过,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个人认为,取消“特长生”招生,大方向应该是让艺术修养不再是某一部分学生的“特长”,而是全体学生的必备素养。另外,我身边学习特长的孩子,大部分并没有考虑到专业路线,特长加分这些长远问题,更多的是现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希望孩子通过艺术类学习能培养一些艺术修养,通过诸如机器人,围棋,奥数锻炼孩子思维逻辑,还有不少为了锻炼身体学习跆拳道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是做个样子,说什么减负教育都是套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现在民办私立学校是优质学校的代表!这是多么可悲和危险的现象!学生的意识中只有钱是万能的,有钱才能上好学校,有好的学习环境,上好的大学,知识是用金钱换来的!那么这些学生长大后是服务社会,还是从穷人的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来维系他们的后代呢!想想都可怕!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有教育产业话,就是赚钱,看什么赚,特长,非正常上学,垄断教育,老师摇钱树,就像男足,去报个曾经踢过联赛教练班练足球还得认识人托关系,塞钱,不然别想去,你想能搞好足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