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棣为什么打下南京就算控制了全国?
京城,大明,也是朱棣为什么打下南京就算控制了全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为什么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数次攻下长安洛阳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而朱棣把南京打下来就成功了呢?仅仅是因为朱棣姓朱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对于朱棣而言似乎是侄子朱允炆上位后,对一众藩王的削藩导致的反抗,事实上这这是一个幌子,其根本朱棣还是觉得做皇帝侄子朱允炆差了点火候,于是就借着“靖国难,清君侧”开始了讨伐之路,从北到南一路势如破竹,如果作为皇帝的朱允炆真是一代明君,其他的藩王势力会不帮助朱允炆?那么朱棣成功的斗争后夺得大明的京城南京,一番搜寻后就称帝了,为什么他朱棣夺得京城就算是江山易主,而安史之乱夺得京城后却失败,其取得的效果不一样,其实根本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正统性。这个看上去似乎有点牵强,朱棣其实也是造反一类的“乱臣贼子”,他的成功较安史之流还是有差别的,朱棣与朱允炆同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子孙,说白了就是家庭成员内部的不团结,想争做家庭的“家长”,谁上去这天下还是姓朱,而安史则不同,是唐朝的臣子,他们的造反是要推翻李唐江山,把江山的姓都改了,这点李唐的皇亲国戚都会自然形成联盟,以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
其次,根基不同。朱棣能很顺利的从北到南一路南下,除了谋臣姚广孝的计谋外,还得益于武将的奋勇杀敌,及“弃暗投明”的文臣武将的加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朱棣常年征战在外的名声与处事公道换来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朱棣打到京城时,谷王朱穗及李景隆帮助打开金川门;而安史攻打京城可是全员抵制,没有百姓基础,其根本只是对权利的渴望,没有关心百姓是否会因此丧身于战火。
第三,攻下京城后的表现不一样。朱棣夺得大明京城后,努力搜寻朱允炆的身影,以期待自己帝位的正统性,对百姓也是尽量做到保护,皇亲国戚的利益没有受到影响,百姓的日子也是照样过,似乎朱棣做皇帝也没那么坏,这就形成一种默认,所以他朱棣控制京城金陵后,就算是打下了整个天下;而安史则不一样,有点暴发户的意思,打下京城后,不是想的如何治理天下,而是先想到如何享受一番,对于李唐的子孙而言,他们篡夺自己祖宗江山,就是与自己李姓家族为敌,对于百姓而言,安史之流的臣子上去,其心态也会发生巨大改变,自己的小日子不见得比之前好,反而有可能会更坏,那么就注定安史之乱虽然能攻下京城,却不是真正的成功,而最多就是攻下一座城池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唐朝有一支护驾军队保护皇帝逃了出去,有机会组织力量反击,而朱棣拿下南京后,遍寻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随便找个死尸以天子之礼葬了,朱棣恐惧建文帝一旦逃出,组织力量反扑,所以派了两个人分头去寻找,一个叫胡濙,在全国各地寻找,另一个是郑和,进行远洋航行,在海外寻找。建文跑掉以后,由于没有可用的将领,并不想再与其叔争位,所以藏匿民间,自然不能构成对朱棣的威胁。所以朱棣打下南京就控制了全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