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阅读如何才能有用?
自己的,一本书,知识阅读如何才能有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寻求体验与实践
读书,是和作者交谈。书上的东西,是作者记载下来的社会、人生及自然界的情况或是自己的情感、观念与看法。这些都不是读书者自己所亲历或感受的,对读书者来说,这些都是第二手材料。更重要的是获得第一手材料,这就要求读书者自己要去体验生活、去实践。有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读书的收获就大不一样了。
五、掌握方法与技巧
读书时有的地方要抄录;有的地方要用不同的符号圈点;有的地方可作批注,表明自己的看法;有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剪辑等等,这些都是事半功倍的读书技巧。
六、磨砺恒心与致用
若读书预存功利之心,则易心浮气躁,易误入歧途,这是力求戒除的。读书还贵致用,读用结合,若能树立为国为民而读书之志,以读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则读书的意义大矣。
【亲爱的朋友,这里还缺你的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量变产生质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我认为在阅读时,首先带着问题来读书,认为好的句子用笔勾起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记下来,一本书不要读太久,这样能有效地阅读,回答完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已经这样了,那就更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
看的慢就尽量去把时间花在“看”上,不要再做什么阅读笔记之类浪费时间的无用功。
阅读的关键不是记住多少,最大的收获是在你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才是最大的收获。其次是你思考得出的结论,对作者带给你的东西是否赞同,赞同或者否认的原因、理由、依据。
一般来说都得慢和效果差,是因为你的理解思考能力跟不上,所以才导致整个的效率慢。
可以试着读完写点东西,随心所欲不求体裁不求长短。但是千万不要涉及本书内容呀、中心思想呀之类的,那只是对内容的理解。写你思考的东西,写你想到的。写你读的时候产生的各种一闪念“奇思怪想”。
写作(不是抄不是记录,一定要区分开),其实就是一种阅读后再次强化你思考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你是不是和小编曾经一样,特别的喜欢买书,但是买回来却一直陈列在书架上,很久都没有取下来过呢?那时候的我真的是只买书不看书,最多翻翻前几页,那就更不用说记住书的内容了。
学渣变学霸,成功考进东京大学,也许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西冈一诚做到了,他不但逆转学习困境,实现了名校梦想,还把他的经验总结出来出版了《高分读书法》。
一、开始读书前做好准备
你一般都会因为什么原因去买一本书,或者去读一本书呢?走进书店或者图书馆你想去选一本甚至几本书的时候,你对这些书一无所知,你会怎么去选择呢?没错,首先我会先看看书名、封面、腰封等明显的介绍。
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也是一样,先认真地读了标题、封面、腰封等细节处文字,才会帮助我们轻松顺畅的阅读。
我们现在就做个小实验:
1、在你的书架上找到一本你没有翻阅过的书;
2、随便翻开一页;
3、看看自己能不能很容易理解这一页的内容;
4、如果不能理解,那就先把书的封面、腰封等信息看一遍,然后再回看这一页,看看能不能理解。
如果你真正自己去做了这个实验你会发现,能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一本书,与第三步无关,为了读懂一本书,先要获取与该书有关的线索,也就是第四步才是关键。
这也就是我们在开始读书前要做的准备,通过阅读书名、腰封等简短的信息,对这本书“闻一知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装帧阅读法。
二、做一名记者,边读边问
记者的在采访时的特点是什么?不停的追问。
在读书的时候,你是不是只把自己作为了这本书的读者?作者西冈一诚告诉我们,“仅仅成为某本书的读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成为那本书的‘记者’!仅仅去读也是不对的,还要去‘采访’那本书”。
还在书中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学校听课时,如果既不允许你跟教授互动,也不允许你记笔记,只是这么盯着看了一节课,还要让你记住这节课的知识,那么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
恐怕这种事情连东大的学生都做不到吧。
听课时,你要对教授说的话有所反应,还要一边听一边记笔记,这样才能帮助你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所以,我们不仅要做一名读者,还要边读边问,做这本书的“记者”,从书中获取真正的知识,而不只是浮光掠影的信息。
三、几本书同时读,效果极佳
我们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通常都是只读一本书,而且一本书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读完已经是很不错了,我们根本不能想象几本书同时读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上一篇:四场红包雨大家都抢了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