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年味在逐渐消失?
现在,你的,都是为什么感觉年味在逐渐消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欣赏并参与一场民间文化活动。因风俗习惯不同,每个地方过年时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活动,这样的文化活动一定不要错过,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参与一次。比如耍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唱大戏、逛年会等等,这些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凝聚着中国民间艺人许多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每一个经典故事都有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体会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精华。当然,如果你和你的孩子能够耍一把龙,舞一回狮子,踩一次高跷,那种感觉绝对比看一部恐怖片惊险刺激。
每一个孩子乃至成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观和归属感,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机,把孩子从屏幕后面请出来,让孩子充分的参与其中,感受其中,回味其中,一定是一场非常好的爱的教育。戴亚楠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我们在一起。我也想说,陪伴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味儿其实是一种感觉。以前我们不说春节,说过年,就是因为有浓浓的年味儿,但现在这种感觉确实在变淡。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春节本质上是属于乡土社会、农耕文明的节日,过年时亲戚朋友们互相走动、互相拜年,显得其乐融融、喜庆祥和。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大多出来打工,农村逐渐凋敝,过年时虽然还会回来,但跟亲戚们都已经生分很多,没有共同的背景和语言,只能尬聊,结果使“亲戚”变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不像以前那么融洽,从而冲淡了年味儿。
二是从短缺时代进入富足时代的结果。以前我们只能赶过年时候买套新衣服,吃点好吃的,平时都舍不得买、舍不得吃,所以愈发显得春节的难得和珍贵。但现在物质已经极大富足,我们随时可以给自己买喜欢的衣物、随时可以吃到天下的美食,而不必特意等到春节。没有了对春节的期待,自然也就没有年味儿了。
三是春节的仪式感在弱化。以前过年的时候,老爹老娘往往很早就开始蒸馒头、炸丸子、准备各种好吃的,但现在基本上都是去商店里买现成的;以前除夕的时候,全家人会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边看春晚,春晚小品上的一句经典台词第二天就能传遍神州大地,但现在,大家对春晚的兴趣越来越淡,宁愿刷手机抢红包;春节时的年味儿往往跟鞭炮声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放烟花爆竹。没有这些仪式感,也导致了年味儿在变淡。
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原因,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明年龄大了!孩子才是过年的主角,他们的感受才是年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好象年每天都在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生活不好.,过年啦买新衣,买零食,吃好的,拿红包,放炮仗,开开心心的。现在呢,平时吃好的,穿好的,天天过年,因此过年也就不吸引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变得太好了,在过年的要求里显得更高了,自我感到过年无年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大家的生活天天像过年。过去因为穷,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好东西啊。还有新衣服。所以大家一八盼年,只有盼年,才有年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反春节习俗的论调要高度警惕,这些人背后必然有少独或境外势力的影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治污什么全是幌子,其真正目的是要从文化上分离华夏,断汉族文脉,做到异族的逆向同化,其心可诛!汉族要觉醒,要全力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传统。堂堂春节被精英专家们搞成了鬼节。唉~~我可怜的华夏。
上一篇:前女友有男朋友,但我很爱很爱她,曾经找她复合没有成功,但我愿意等,会有结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