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口碑怎么样?
大圣,悟空,他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口碑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圣,其实早就化为一个符号,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的童年是听着大圣的故事成长,可以说在孩童时期,三观并未得到完善建立的当日,大圣成为了一种根基性的符号,他的意气风发,他的狂傲,他的勇猛早就留在了我们记忆最深处。
我们就像片中的江流儿一样,也曾听着他的故事,想像着他的人生,把他作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人去崇拜。多年的牢狱生活,多年的困苦,并没有打压下他坚挺的脊梁,对于生活他仍旧充满着期盼,他仍旧是众人心中那个不论前路如何困难险阻,都会勇往直前的存在。
大多数人对于大圣的喜欢,是由于自己期盼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活在束缚的世界中,任凭谁也无法摆脱对于规则的遵守。我们兢兢业业,只为了能够活得更好。生活中难免会有着磨难,初入职场的你,被刁难,被忽视,而这时你所选择的不是去反抗,而是承受直到你成为资历深厚的存在。大圣最大的符号性标志是他敢于打破旧有的束缚,重筑一个新的世界。
他是疲惫生活中一种积极的存在,热爱自由,放荡不羁。人们对他的喜欢,莫过于是自己内心的渴求,他们期盼成为这样的存在,却又无力打破固有的关系。希望喜欢大圣的人,终有一天能够活得像大圣一样潇洒自由。
关于大圣,我看过无数的解读,但终其不改其本质的自由。小时候,看过无数的孩子,拿着金箍棒大喊着七十二变。最初西游记的写作,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而其中大圣则折射着社会中那股不屈的力量。
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其实我更加倾向于真的早已经逝去,而真正被皈依,被束缚的是假的,因为心中对于他的期盼之火是永远不会燃烧殆尽的。
影片结尾,大圣挣脱了束缚,仿佛能够看到千百年前的影像。
西天以后的道路上,他头戴紧箍咒,成了名就,却失去了自由。我们曾看过无数大圣的形象,他们皆有着一颗自由的心,最终却被世事束缚,禁锢,最终成为悲剧般的形象,宿命仿佛成了一种注定。
但愿每个人心中的大圣都保持着初时的模样,永远坚定着自己的想法,不因风雨使其蒙上一层模糊的沙,人生路途道路漫长,保持初心,终有一天会到达自己的彼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整个故事里,没有人不知道他孙大圣是个英雄,您看那烦人的江流儿,不停在称颂着大圣的事迹,巨灵神的力气真的很大么?四大天王是兄弟么?托塔李天王真的有塔么?这些光鲜亮丽的名字又如何?一个个都是大圣的手下败将啊。但唯一可惜的是,这是过去式了。现在的猴子飞不起来了,他的手腕上带着法印,他烦,他要江流儿闭嘴。我们都能理解,他是不愿意听到当年自己的强大,他怕面对自己的羸弱和无力。他在夜里一个人看着窗外的落寞,让我想起了无数个名字。谁都可以这样的落寞,但——他是孙悟空啊。
他是在抗争的,虽然无力,但是他的心是有不甘的,他用石头砸他的镣铐,倔强地不承认自己也会疼痛。他心心耿着的,还是那个作为英雄的「从前的我」。
这四个字,恰恰是之前片方给出的片尾曲的名字:
这种无力的抗争,发展到了最后,就变成了这个片子最打动我的一幕,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无力,对于他本来该去做的事,该去守护的人,退却了。
就算不去看,我也能想到,这是一个孙悟空注定会暴走的故事。但这种故事的看点,其实并不再于暴走,而在于之前的无力。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积蓄,一步一步把人逼到那个死角去。积蓄到最后的临门一脚,譬若《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之死,譬若电影中的这个镜头
而后魔神降世,摧枯拉朽
力量回来了,而一些事物,却再也挽留不住了。
我倾向于相信,江流儿是死掉了,片尾曲部分只是一个类似《EVA》漫画版结局一样的幻想,假使江流儿活了下来,孙大圣驾云把他们带回了长安。会是如何的场面呢?这样的故事,纵然我知道,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要掉眼泪。
佛家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实不独是英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也面对着这样的无力感啊。二十几岁刚面对社会,无力去争取一套房、一个家的年轻人;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叔……电影散场归来,公交车上听后座打电话,是和朋友抱怨工作的压力有多大,举目四望,周五的晚高峰里,每个人的面色都是那么疲惫,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我为《大话西游》着魔,无非是因为:「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为《大圣归来》着魔,也是因为他的:「我管不了啊。」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英雄也是真切可感的一个人,孙悟空内心的丘壑尽在我眼。我愿意看着大圣暴走,所向披靡,神魔难当。他代替我们挣脱了出去。
以上,献给那个落寞的背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