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都知道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所描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纳兰,江南,纳兰性德大家都知道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所描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或许,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但是,由于封建家长的阻挠,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坎坷。
纳兰能够理解沈宛的苦楚,他自责地写下“何事秋风悲画扇”,以沈宛的口气责怪他,其实是表达自己没能给心爱的人一个安稳的生活而自责。
而爱的最高境界,是成全。沈宛自认为自己一走,纳兰会摆脱困扰,而他们的将来,也交给时间。怎奈造化弄人,实指望来日方长,却不料一转身就是永别。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纳兰用尽一生修来的,只有一身的惆怅,远去的背影终将化成一袭白衣。这个在悲苦间沉浮的生命,带着他的情与爱,与这个世界作了一个了断。而他长留世间的词韵,却成为世人心头凄婉的绝唱!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纳兰性德失去沈宛后,在极度悲切下写的诗句。表达了纳兰性德对沈宛的眷恋之情。
纳兰性德是清朝满洲人,18岁就考取举人,并且文武双修。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让纳兰饱受相思之苦。好友顾贞观看纳兰如此抑郁,不禁疼在心上,为纳兰介绍了江南才女沈宛,希望能弥补纳兰性德感情上的空白。
沈宛十八岁就写有诗集《选梦词》,可谓女中一枝独秀。两人一见倾心,慢慢许下终身。但由于沈宛是汉人,毫无背景和家世,纳兰性德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女子进入家门,最后沈宛只能做了纳兰性德的妾室,并且只能住在相府之外的一个别院。
婚后,纳兰性德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与沈宛聚少离多,纳兰性德每每见到沈宛,看着沈宛艰苦的生活,自己却无能为力,痛心入骨,因此日渐消瘦。沈宛看到纳兰性德如此憔悴,自然心疼不已,借由回江南修养身体离开了纳兰性德,纳兰性德自然深之沈宛的良苦用心。
沈宛离开之后,纳兰性德黯然神伤、情凄意切,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千古名句。他们的感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痛苦自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句词出自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和妻子的爱情可谓缠绵悱恻,凄楚动人。纳兰也的确写了不少有关爱情的经典佳作,但这首词,还真不是写爱情,而是写友情的。
从题目中的“柬”字,我们就能看出,这是写给友人的,因为所谓“柬友”,也即是给友人信札的意思。
纵观该词的全貌,可以更明显地看出,这是通过描写爱情,而类推友情的拟古词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从词句中看,这首词是纳兰假借一个怨妇的口吻来抒怀的。
先简要翻译一下:
人要是能都像初见时那样就好了,本来我们相亲相爱,可为何现在又变成了相离相弃呢。而今你变了心,却反倒说情人间的心本来就是容易变的。你和我就像当年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却又最终分离,即便是这样我也不怨恨。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那个痴情的唐明皇呢?他终究还没忘记当日和杨贵妃那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呢。
这首词整体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有几个典故,可谓阅读过程的障碍。第一个就是“悲画扇”,这其实是用了汉朝的班婕妤被抛弃的典故。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后来被赵飞燕陷害,进了冷宫,然后她忧愤而写了《怨歌行》。在《怨歌行》中,班婕妤以团扇被闲置自喻,表达了自己被抛弃的幽怨心情,之后,大家常比喻被抛弃的女子为被弃的团扇。
后面还有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典故,大致就是二人在长生殿盟誓,但后来,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唐明皇晚年一直对其思念有加的故事。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不再细说。
这首词借助弃妇口吻,表达了一种对变心的失望,对永恒感情的向往之情。类推友情,词人其实是想表达希望友人之间的感情能够像最最永恒的爱情那样,一直不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此词最经典的两句,尤其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句,更是全词的总纲。这表达的是词人一种美好的愿景,也更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期望。人生,只如初见,太难了。但也正因为难,所以,我们才对这一心愿更加渴望和珍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了了置身q个了一星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