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积食有什么现象?
孩子,宝宝,舌苔小孩积食有什么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的孩子呢,体质差,稍有点风吹草动就感冒咳嗽,这也可以从脾胃找原因。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最近明明没积食啊,肚子也不胀,吃得也不多。其实可能是之前吃某种食物太多,伤害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没及时调理,就会形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吸收不好,当然就会体质差,导致孩子面黄肌瘦,矮小,容易生病。
那么,小儿积食了怎么调理呢?
首先是饮食习惯,这上面已经谈过了,别老觉得孩子没吃饱,营养不够,其实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不太可能营养不足,反而吃得太多,积食后影响吸收,才会真正的营养不足,所以要控制孩子饮食。
另外,不要在饭桌上数落孩子,尤其是上学了的孩子,我看有的家长,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被各种教训,这换了大人也没心情吃啊,人在难受的时候,是吃不下饭的,勉强吃下去也难消化。所以各位,别这么干,有啥事等孩子干完饭再说,哈哈。
已经积食的孩子,怎么快速调理好呢?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中医上特别好的消食化积方,建议老母亲们收藏下。
材料: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给孩子喝。
作用:焦三仙,其实本来就是个独立的方子,是指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这三种材料。焦山楂是消肉积,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为啥还要用鸡内金呢?因为鸡内金健胃消食的作用太强了,它是鸡胃的内壁,黄色的,所以叫鸡内金。
大家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看看鸡啄食就知道,会吃进去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但你看鸡并不会受影响,就是因为鸡胃的消化功能太厉害了。这几种东西搭配熬水,一般孩子喝上三次,积食就消了。
不过这个方子有个问题,就是味道不好,鸡内金是苦涩的,除了大的孩子听话,年龄小一点的,要费很大周章才能喝下去。
那怎么办呢?像我们家里的小朋友,2岁多,我就给她准备一罐山楂六物膏。
这个山楂六物膏,用的材料跟上面我说的这个方子类似,里面有山楂,麦芽,鸡内金,另外还加了山药,大枣,茯苓,一起通过煎熬、过滤、浓缩,加入冰糖和蜂蜜调味,酸酸甜甜的,孩子就特别喜欢喝,直接泡水,或者当果酱,抹在面包上吃都行。
它的优势不止口味,还在于加入的山药、大枣、茯苓,都是健脾的,这样不但消食,还能健脾,作用更全面。平时孩子没积食症状,也可以吃点,预防积食。
有的父母,会给孩子直接吃山楂糕,其实长期吃反而有害,因为山楂只消不补,吃多了反而伤脾胃。
为了方便有需要的家长,我放一个商品卡在下面,大家可以去看看评论,很多买过的家长反馈都不错。
除了食疗外,小儿推拿和捏脊,其实效果也很不错,不过建议大家找个专业的中医操作,这样准确一些。
以上就是全部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宝宝们都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积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由于吃下的食物超过的消化系统的能力,从而影响宝宝消化和吸收。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
1、宝宝不喜欢喝奶或者吃饭,吃一顿饭要连哄再骗发很久的时间。
2、宝宝口中有酸腐味,舌苔又白又厚。
3、宝宝会腹胀,大便干燥。
4、宝宝经常感冒发烧咳嗽,身体免疫力低。
5、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安稳,要花很长时间入睡,睡眠质量不好。
6、宝宝鼻子两侧发青。
宝宝积食怎么办
1.小儿推拿
捏脊: 宝宝趴在床上,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2.防治积食汤
常喝谷芽麦芽水 谷芽麦芽水作为日常饮料是个不错的办法。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谷芽、麦芽(中药店可以购买)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药,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且谷、麦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气味清淡宜人。
宝宝积食如何预防
1.定时定量,按时喂养。
2.母乳妈妈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不要过于油腻。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 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量7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积食在现代医学中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小孩子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易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当妈妈的见到下列表现就可判断小孩子积食:
1.厌食。
2.舌中部舌苔厚白(舌中属脾胃)。
3.大便次数增多。往日1.一2.次,现在3.一4次以上。大便性状改变:粪便为黄绿色,稀糊状,或水样,蛋花样,带酸味,无脓血。
4.腹胀,卧不安等,哺乳儿有溢乳,吐乳等。
上述情况,当妈妈的都容易发现。
治疗上:适当调整飲食,如减少哺乳次数(餵乳小儿),小孩子则改喝米汤等,有轻度脱水者,口服5%糖盐水(一碗开水加一乎匙糖加食盐约蚕豆大小一粒)。必要时请医生治疗,口服乳酶生片或保和片等,需遵医嘱。
以上供参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