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积食有什么现象?
孩子,宝宝,舌苔小孩积食有什么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脾胃是生命根本,然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相互协调,积食就会对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到底是什么导致宝宝积食?
正虚因素:小儿素体脾阳不足,脾气虚损,或过食寒凉致脾胃虚寒,运化力弱,乳食易停聚不消,形成积食。
食伤因素: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均,或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积而不消,形成积食。
宝宝积食的状况?
1.看舌苔
2.闻口气
口腔异味,酸腐味,胃气不降,积食。
3.看掌心温度
手心发热,甚至出汗,手背不热
积食加胃热
宝宝积食症状?
总喊肚子疼
经常喊肚子疼或不舒服,经常肚子涨。
看睡眠
喜欢趴着睡,多伴有睡眠不安稳,手脚乱舞,,牙关紧咬,不断翻身。
看眼袋
眼袋大,暗红色,多数爱食肉食。积食已久,多便秘,大便恶臭,伤了脾胃阴液,消食同时养脾胃正气。
能吃和不能吃
不能吃:积在胃部,胃不受纳。能吃:多积在脾,脾无力运化,身体没有营养,发出求助信号,要求吃更多食物,可是吃的越多,脾越无力,最后泻出去。
积食容易引起那些症状?
积食与咳嗽:
《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
症状:咳嗽频繁,有痰或无痰,山根有青筋,厌食,或呕吐,尤其早晚咳嗽,舌苔厚腻,肺区舌苔凹陷。
推拿手法:取天河水,平肝清肺,清胃,清补脾,清四横纹,逆内八卦,清大肠,清板门,经渠穴,太渊穴,分推锁骨下,分推下推膻中,分推腹阴阳,下推七节骨。
积食与发热:
《脉经》中就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症状:发烧,嘴里有酸腐味,山根有青筋,大便酸腐,反复发烧,舌苔黄厚,舌红。
推拿手法:清胃,清补脾,清四横纹,逆运内八卦,取天河水,清大肠,下推七节骨,发烧高配合倒捏脊或刮痧拔罐。
积食腹泻:
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症状:大便酸臭,发黄,有时呈黄水状,患儿哭闹,腹痛,泻后痛减。
推拿手法:逆运八卦、清胃、揉板门、清补脾、清大肠、利小便、顺揉二马、逆揉腹、推下七节骨、顺揉龟尾。
积食便秘:
《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症状:大便秘结,腹痛,或大便颜色发黑,舌红,苔厚腻,中间肠道区深,孩子脾气急躁。
推拿手法:补肾阴、运水入土、清胃、清补脾、取天河水、平肝、退六腑、利小便、推四横纹、清大肠、横推腹部、推下七节骨。
积食惊风:
《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症状:口臭,大便绿或有泡沫,睡觉易惊,抽动,腹胀,烦躁,易怒,大便酸腐,屁眼红,呕吐,舌震颤。
推拿手法:清胃、揉板门、清补脾、逆运内八卦、平肝、补肾、二马、精宁、威灵、一窝风配总筋、推下七节骨、小天心定惊。
积食食疗方法:
吃肉太多:若食欲不振,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 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
吃面食过多:如果厌食、腹部难受,可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3次服完。
吃元宵太多: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
吃鸡蛋太多: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
吃生瓜果多: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饮。
吃鱼太多:可用红曲15克,水煎服。
吃谷类太多:如果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3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怎样让积食的孩子尽快恢复?
忌口
除了进行推拿外,还要配合忌口,才能更快的让孩子恢复起来。
忌口的东西有:成品奶,鱼肉,瓜果,饼干,糖等肥甘油腻生冷食物。
控制食量,合理膳食结构
孩子在恢复的过程中,适当根据情况给少量进食,千万不要继续给孩子暴饮暴食,这样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另外,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影响消化;尽量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多喝水。
怎样让积食的孩子尽快恢复?
适当锻炼身体,有规律的良好作息习惯。
保持愉快心情,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毕竟做中医科普多年,家里又刚好有个2岁的孩子,理论和实践结合,哈哈。
小孩子积食问题是最常见的,这有两方面原因:
1、客观上,孩子的脾胃本来就发育不完全,用中医的话说,叫“脾常不足”,小儿脾胃薄弱,稍有不慎就容易积食,出现呕吐、肚子痛、拉肚子、没食欲等情况。
2、主观上呢,多半是因为喂养不当。中医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但我们现在条件比较好,对孩子又比较溺爱,多数父母,尤其是奶奶、外婆带,更是由着孩子吃。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就像金鱼一样,喜欢的东西就会一直吃,很多长辈看着孩子吃得开心,就随他吃,比如我女儿很爱吃虾,我妈就常常给她做,由着她吃,除了正餐,还有各种零食,看起来吃得又好又营养,但从健康的角度看,这不是爱,是害。吃得太多,加重脾胃负担,自然就积食了,然后又开始挑食厌食,吃啥都没胃口。
宝宝积食怎么判断?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也得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有形的症状
这个稍微有点育儿常识的家长都懂,常见的比如:孩子腹胀,肚子痛,没食欲;口中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造成的;大便特别臭,有股酸腐味;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甚至会呕吐。
第二种:无形的症状
这就不容易判断了。
比如有的孩子,晚上特别闹腾,翻来覆去睡不着,哭闹,以为是饿了,热了,但喂了奶,开了空调都没用,其实多数就是积食了,胃不和则卧不安嘛。
还有的孩子,经常发烧,好像也没感冒,怎么突然就发烧了?尤其是吃了很多奶油蛋糕之类的,没多久就发热了!而且有时候怎么退热也没用,其实可能就是积食了,积食化热,就容易发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