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都知道有哪些圈内才知道的小秘密?
秘密,都是,圈子你都知道有哪些圈内才知道的小秘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说,某些公司的测试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用途C——骗贷+羊毛
拥有四件套,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你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伪造成这个人,并用他们的信息来做一些事情。
例如很多P2P公司都有注册送钱的活动,这些信息可以拿去用。
例如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实名注册送奖励的活动,这些信息可以拿去用。
例如很多高利贷公司闭着眼给白户放714高炮,这些信息就可以拿去骗贷,在7天内(7天后各大黑名单就开始记录了)尽可能多的申请贷款,然后下款后把钱转走,最后手机卡一掰,随便潇洒,反正一切记录都是身份信息的那个人,和自己无关。
一套完整资料500块,运气好可以在7天内薅出数万元的贷款,甚至很多贷款流量超市自己就买这种证件来骗自己客户的钱。
这种黑吃黑的套路,多不胜数。
有人说贷款都有人脸识别,用假身份过不了人脸,我只能说天真。
就连imuji都能模拟出静态人脸的动态卡通形态,通过照片模拟摇头张嘴又有何难?
你所见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用途D——洗钱
这是虚假身份市场最初诞生的原因,就是洗钱。
洗钱这件事,说穿就是把一笔笔来路不明的钱,通过各种转账以及搭配业务场景的模式,变为干净的钱或者说是变为可以控制的钱。
近些年我国对于洗钱的打击越来越重,银行对于洗钱规则的审核越来越严苛,所以很多黑产不得不升级手段。
而虚假身份的用途就在这里,通过一个个虚假的身份,把大额的资金分散为小额的个人转账,然后利用地下钱庄把钱搞到境外。
这些钱往往是非法所得。
近些年最大的金主,是东南亚网络博彩,由于网络博彩的充值金额很高,且充值方式复杂(各种二维码),所以他们是近些年身份信息倒卖最大的需求方。
最赚钱的生意,都在刑法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博:
直博(硕博连读)比研究生好申请,因为导师不想培养了三年硕士刚刚“能用”,该学生就工作了或申请其他学校博士去了。
同样道理适用于全奖博士申请,这就是你为什么很少看到全奖的硕士。
科研/论文:
投稿给期刊,你可以给期刊推荐审稿人,于是有人“团伙”互相推荐
后来就有了双盲审制度,即:审稿人不知道文章作者,作者不知道谁审核了论文
德国APS审核:
德国以前没有APS审核,然后来德国留学造假学历的人太多了,于是有了APS审核,安排一位面试官考察留学申请者本科学过的内容,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审核学历是否为造假
艺人、经纪人:
大家微搏follow的明星们,大都是经纪公司“运营”的微搏号,每一条微搏都是精心策划,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流量变现
知乎大V:
真正牛逼的人,是没有时间/不屑花时间来知乎回答问题成为大V的,因为他们的时间太宝贵了;要有,也是他的商业团队、经纪公司所为
授课型硕士:
和中国的考研、保研不同,很多教育产业化国家(英、美、港、新、澳、加等)的授课型硕士,实行半商业化运作--即目的是为学校创收。
于是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与国内中介达成合作,中介给学校推荐学校反而给中介“人头费”。而中介,一边赚着学生的中介费,一边推荐学生这些“保底学校”赚学校的人头费。
未完待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有点宽泛,有点弄不懂。(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里自有江湖的秘密。江湖里不就是大大小小的“圈子”?
如今老汉已退休,自然就置身圈子之外,怎知如今圈子内的小秘密?
不过我知道,从前的各行各业自有自已的圈子,自有自已的小秘密。
比如木匠、石匠、瓦匠、船匠这些圈子内,都拜鲁班为祖师爷;
再如织布、裁缝圈子内,拜黄帝、嫘祖为祖师爷;
金、银、铜、铁、锡及烧窑匠属“火中取财”,尊老君为祖师;
染坊则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染色老师。
现在的圈子我不知,如果知道那就不是秘密了。(笑)
但忽的又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个“小秘密”:
一个演过很多“富态”女角色、人品很好的女演员披露,她在出演某电视剧的角色时,被制片人要求,
必须从自已的片酬中拿出部分给导演,还不能说出这个“小秘密”。
可在她拒绝后,从此再没有人邀请她出演任何角色。
可见一不小心说出了圈子里的“小秘密”是可怕的,是关系到今后的“钱途”的。
反正我也不知道,知道了我也不会告诉你。(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圈子都有,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圈子都有内行才知道的秘密,又何必执着的去知道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