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大科学家是民科出身?
科学,法拉第,科学家有哪些大科学家是民科出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1922年,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中,王维克老师发现其数学才能,并尽力予以培养。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虽然这些大科学家很符合民科定义,可是我们要看到一点,他们对于知识的积累是很勤奋的,基于扎实的基础做出来的学问才是他们成为大科学家的根本。
而且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给民科站台,而是根据民科定义进行分析,很显然,早期民科定义是在于资历,这些大科学家们可能没有获得相对应学识的资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最终做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后期民科定义就属于贬义词了,科学史学者田松为曾为民科专门制定了一个定义,即:“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其中,“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与另一个群体“业余科学爱好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这类民科其实东西方都存在,西方习惯称之为“科学妄想家”。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给西方的科学妄想家画过像,归纳出他们作为妄想狂的5个特点:
1,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
2,他们认为和他研究同一问题的专家全都是一些傻瓜;
3,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学阀的歧视和打压;
4,他们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
5,他们的著作荒诞不经,大量使用杜撰的术语,就像是“疯话”。
民科是中国社会比较特有的现象,“官科”是任职于“官方(government)”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私营企业和私立研究型大学、私立研究机构;因而,流落民间的科学研究,难以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随着社会的多种经济形态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等,从而,民间科学研究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再应该将“民科”等同于缺乏科学训练的业余科学爱好者。
想来我们对于这类的民科所见也不少,而他们往往提出了猜想却无法证明。而且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是贫乏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自学还是有过相关教育得到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空白,就犹如无根浮萍,如何能做出像样的学问,也因此这类的民科根本无法产生大科学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古时期的哲学家都算民科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科学家,艺术家,专家。为什么要用'家`,家是什么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凡是在国家体制范围内任职教授,科研的都不应称为民科,不在科学院当院士而在其分支机构工作的有条件从事本项工作,把民科称谓加到这些人头上帽子也蔫了点。民科就是无专门业对口学研的社会人士。
上一篇:九洲瑞气迎春到,欢迎赐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