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民谣“生在杭州,死在柳州”是什么意思?
柳州,杭州,棺材民谣“生在杭州,死在柳州”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民谣“生在杭州,死在柳州”是什么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在杭州,长在苏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
吃在广州,生在扬州,玩在杭州,穿在苏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
各地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死在柳州”是无可争论的,那是因为柳州出产上等棺木,而苏州与杭州这两座并称的城市,向来有很多重叠的说辞。
生在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是江南之地久负盛名的两座城市。
位于钱塘江口的杭州是会稽名城,正所谓“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尤其是从两宋开始,杭州就被视作通往人间盛景的必经之处。
作为人间天堂的杭州,人杰地灵,这里的人不论男女,都长得格外水灵俊俏。
除此之外,杭州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不论丝绸、茶叶、瓷器还是粮食,因此当地的百姓向来都生活得十分安乐富足。
古人所说的生在杭州,也是希望能够长得漂亮,拥有美满丰足的生活。
长在苏州
人间天堂并非只有杭州,相对来说,苏州繁荣起来的历史要更加悠久。
位于太湖之畔的苏州与地处钱塘江畔的杭州,其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往往人们都将两座城市并称在一起,到底生在哪,长在哪,也无甚区别。
要么生在杭州长在苏州,要么生在苏州长在杭州。
苏州也是一座风景美如画,富户若绩麻的地方,这里盛产丝绸锦缎、瓷器茶叶,苏州的女子都长得清雅俊秀,是个十足的好地方。
倘若是生在杭州,那么也可以长在苏州,同样人生安乐。
食在广州
虽然有八大菜系,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美食,但是广州向来被称作是“美食之都”。
岭南之地物产丰富,不论山产还是海获都同样种类繁多,加上这里地处热带,食材种类的琳琅程度,要远远胜于北方地区。
粤菜以口味清淡,保持食材原味,做法讲究精致著称,受众非常广泛。
从两千多年前开始,广州就是个超级海港城市,这里汇聚了大量外来人口,来自国内外各地的风味也比比皆是,可选择性也就更加广泛。
虽然人的口味各有不同,但吃在广州,已成为一种既定传统。
死在柳州
广西的柳州,是华南地区稍有的千年名城,这里也是广西一带的著名大城市。
古代的岭南之地,被中原视作荒蛮,柳州虽然繁荣,但愿意涉足此地的人也并不多,但柳州所出产的上等棺木,却历来被中原看重。
柳州地处温暖湿热之地,出产的上等硬木众多,品质绝佳。
不仅如此,柳州也是个盛产木匠的地方,当地的木匠工艺做得非常好,因此古代的显贵富贾为了身后哀荣,往往不惜一掷千金购买柳州的棺木。
死在柳州并非是说柳州是个凶险之地,只是说柳州这里的棺木太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在杭州,死在柳州”这句民谣体现了杭州、柳州城市特点。从古至今,两城仍保存着自身的独特之处。
生在杭州,是因为杭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光好,美女遍地,人才辈出。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富庶的一个代表便是杭州。
历史上杭州,不仅在于物产丰富,还在于五代时的吴越国、南宋时期的赵构政权都在此建都。南宋时期的杭州,其繁华与开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自然风景优美,适合人们居住是因为,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境怡神宽人心境;
而且千百年来,人文荟萃、书香弥漫。杭州不缺水。有水就有灵性,这种灵性在才子佳人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
杭州衣服多且好,尤其是丝绸闻名天下,与繁华同在的是杭州精美的丝绸服装制品,历史上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
杭州丝绸质地轻软,质量上乘,早在早在汉代,就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国外。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有这样美景的杭州历史上吸引了金兵南下,杭州实在是够美了,
但杭州是江南美女的盛产地,人更美,生在杭州能见到美人儿。
“死在柳州”,在过去来说是因为柳州棺材质优工巧,饮誉全国。
历史上,柳州虽然穷,但其风水极好,尤其山水相间,柳江河上游融水、三江两地盛产的木材材质好,是制作寿材、寿板的理想材料。
于是,当地聚集了大量经营棺材寿板业者。柳州
棺材虽然质量好,但誉满全国要得益于一个人柳宗元。
柳宗元曾在柳州做官,最后客死异乡。柳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当地给他订购了一口楠木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地运回其老家去安葬。
几个月后,装有柳宗元遗体的棺材达到柳宗元山西老家。
众人打开棺木,却发现柳宗元的遗体完好如初。而究其原因,全赖这口柳州产的楠木棺材。
从此以后,柳州棺材声名大噪,众多达官贵人也都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久而久之就有了“死在柳州”的说法。
在传统文化里,棺与与官谐音,一些人好柳州棺材,也有“升官发财”的美好愿望,这种强化了“死在柳州”的这种说法。
柳州棺材质优工巧、饮誉全国,逝候得一付足矣。清末民初至解放前,柳州经营棺材寿板业者多在柳江河北岸的长寿街。
全街铺店都摆满了棺材,尺寸大小及各种式样齐全,一般分大、中、小号三个等级,也有按顾客要求特制的,以木质好坏和技术之优劣而定价高低不同,生意非常火红。
当时未有火葬,不论是官是民,死后均装棺土葬,因此,棺材经营行业倒也方便了民需。
1935年,曾任广州卫戍司令的陆军少将高景纯在柳州逝世,其家人为他定制一具特大号棺材,用一截重约一千余公斤的大棺木雕制,棺高为一点三三米,长二点三三米,头尾刻有双龙戏珠和五囚捧寿等浮雕。
据说,这是柳州棺材史上最名贵的一具棺材。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进行土葬,柳州棺材也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但是,
柳州棺材作为工艺品仍广受人们的欢迎,其尺寸变小了,一些人购之作为家居摆设,亦喜其谐音“升官发财”之意。
上一篇:为什么戚风蛋糕材料混合后未来得及做放冰箱两天会有黑色小斑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