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膀胱过度综合症?
膀胱,综合症,尿频什么是膀胱过度综合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什么是膀胱过度综合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对泌尿系统感染并不陌生,其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等,而膀胱过度综合症也是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一、什么是膀胱过度综合症?
膀胱过度综合征,又叫作“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症候群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部分人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本病与尿路感染、下尿路的局部病变不同,主要是逼尿肌过度活动等造成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具体症状?
1、尿急:1)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 2)尿急是所有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必有的症状。
2、尿频:1)24小时排尿〉8次,每次排尿量<200ml。2)31%男性患者和25%女性患者伴有尿频。
3、急迫性尿失禁:1)伴尿急或尿急后立即尿液不自主漏出。 2)15%男性和55%女性患者伴急迫性尿失禁。
4、夜尿:1)每夜≥1次醒来排尿。2)约75%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伴有夜尿。
三、膀胱过度综合症的危害?
1、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影响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社会生活、性生活以及事业等。
2、睡眠不足,经常起夜增加老年人受伤及骨折发生风险,频繁漏尿可能引起皮疹、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
3、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发现,膀胱过度活动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糖尿病。随着症状加重,会对精神产生影响,不少人孤独、消沉、抑郁等。
4、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症状进展,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上尿路损害,如肾脏功能障碍。
四、膀胱过度综合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去除原发病,改善症状。
2、对于尿量异常增多引起的膀胱过度综合症,以适当控制饮水量和控制原发病为主。
3、对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结石等继发性膀胱过度综合症,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抗膀胱过度综合症药物,以缓解症状。
4、对于结核性小膀胱且尿道无狭窄者,可行膀胱扩大术治疗。
5、对于间质性膀胱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膀胱灌注、膀胱水扩张、骶神经电刺激以及尿流改道等。
6、对于神经源性膀胱过度综合症和特发性膀胱过度综合症,首选治疗是膀胱训练和药物治疗(托特罗定等),二线治疗是膀胱灌注、骶神经电刺激以及尿流改道等。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膀胱过度综合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一膀胱功能障碍。OAB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膀胱传入神经的异常有关,也可能与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有关。
OAB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1行为治疗: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如减肥、控制液体摄入量、减少咖啡因或酒精摄入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2.膀胱训练:如延迟排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使每次尿量不少于300ml。
3.药物治疗: 如M受体阻滞剂,如索利那新(卫喜康)和托特罗定(舍尼亭)和β3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贝坦利),通过调节受体,抑制储尿期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逼尿肌舒张,增加储尿容量和排尿间隔。此外还有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改善睡眠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膀胱的功能不是很稳定,那么在受到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功能的紊乱,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甚至不能自主的排尿。
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overactive bladder)
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是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2014)》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减肥、戒烟、饮食调整)
重视行为治疗(膀胱训练)
药物治疗: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
肉毒素、辣椒素、神经电刺激
手术治疗
饮食调整
减少咖啡等食品的摄入
液体摄入调节
夜间不饮水
避免便秘
减肥、戒烟、饮食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