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评价田朴珺?
自己的,她的,纽约怎么评价田朴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聪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她曾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当过演员、做过生意,她认识上百位世界各国名流,她相信:生活不会同情弱者,唯有努力才配拥有想要的生活。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最近田朴珺的书《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写的不错,了解到很多名流贵族的为人处世之道。分享对待职业、创业的态度,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把自己从精英名人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总结成实用的观点,帮助更多职场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自古是礼仪大国,只是当代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东西在不经意间被大家忽略了。田朴珺深谙“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在《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第一部分“礼仪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中,田朴珺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所理解的礼仪之道,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田朴珺在书中写道: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仪”在当代的解释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礼仪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你某些规矩后,让你拿来约束别人,逢人便说“你不可以这样”“他不应该那样”,而是在学会这些规矩后,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如何给予别人尊重,让身边的人觉得跟你在一起是舒服的,是幸福的。
她在书中写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在社会上获得尊重的基础。我越长大越觉得‘有教养’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因为教养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也体现出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风貌与传承。”礼仪无小事,从穿衣、妆容、走路、吃饭等个人层面,到面试、握手、谈判、宴请等社会层面,都涉及“礼”的常识与门道。懂礼仪既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也会大大提高沟通和工作效率。
在谈到高情商的表现时,田朴珺表示“真诚”是其交友的第一要义,“真诚能伴随人走得更远,没有人愿意和虚伪的人做朋友。”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待人接物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1
在《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儿》中读到:当时,田朴珺要办一所生活方式学院,雅各布先生得知这件事以后,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主动提出要帮忙引荐资源,还借了自己的家作为学院举办晚宴的场地。(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先生是金融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
雅各布先生答应了要参加学院的结业典礼,但由于生病不得已缺席,然而老先生却连发三封邮件表示歉意。
后来,田朴珺带着学员们参观罗斯柴尔德家的庄园,为了不打扰雅各布老先生,只联系了他的秘书。不曾想,一行人到那儿的时候,雅各布先生早已在大门口等候大家,因为他觉得自己上次失约,所以要给田朴珺一个惊喜。
这两件事情其实看起来没那么大,却让人不得不对雅各布老先生心生敬意。
正如田朴珺对雅各布先生的描述:他与人打交道,不傲慢、不自大,并不在意对方的身份地位,并且包容和帮助对方,最重要的是信守自己的承诺。这是雅各布·罗斯柴尔德老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没想到,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有钱的贵族家族之一,后人雅各布先生不但热衷于文化事业,还信守承诺、平易近人,这才是真正的贵族身上才会有的素养吧。
2
田朴珺起步于演员,也不排斥尝试其它。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聊到一个项目,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接,她自告奋勇:“那我来试试吧。”
就这样,她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研究合同、练习谈判,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商人。
考验总是与幸运结伴而生。
田朴珺做项目时曾遇到过一个领导,脾气不好,通话时随时会挂掉电话,很伤人自尊心。公司里没人愿意跟他打电话,更没人愿意去见他谈事,但这个人又是主管该项目的唯一领导。
当所有人都劝说老板放弃这个项目时,田朴珺挺身而出,觉得去试试吧,大不了被训一顿也就罢了。
她给领导打电话,拨通以后一句话没说完就被挂断。田朴珺也觉得伤自尊,但是转念一想:那我就再打,大不了不停挂,就不信一直不接。
就这样,每两三个小时就给对方打一个电话,对方不停挂掉……连续打了N个电话之后,这位领导拗不过田小姐的“厚脸皮”和毅力,终于接了电话。
当然后来,这个项目就被这个“一根筋”的女生谈了下来。
另一次在谈判席中,双方律师就合作条款的细节问题争执到面红耳赤,甚至到了摔合同走人的僵局。
田朴珺动了个小心思,谈了大半天,估摸着大家都饿了,于是跑到楼下买了菠萝包和饮品。大家吃着美味的点心,现场局面缓和下来。
有时候一个案子的成败,就在一两个细节的处理上。凭借着不错的智商情商,田朴珺在房地产行业浸泡5年之后,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对于职场交际,田朴珺在新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在跟人交往之前,先观察人,摸清每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再有针对性地相处。不要在职场拉帮结派,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拜码头认兄弟的。别人的争斗你一定要看见,但绝不参与,因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脑细胞。
3
尽管生意做得很好,但早年做演员的有趣经历让田朴珺一直念念不忘。2011年,她决定奔赴美国,进入电影学院,重新当一名学生。
刚到纽约的田朴珺,茫然孤独,是那部经典女性主题美剧《欲望都市》激励了她:要变聪明、强大,走自己的路。
凭借着前些年在生意场上的历练,田朴珺练就了一身待人接物之道,使得她在纽约也结识了众多大咖,并跟很多人成为朋友,她从这些人身上也收获良多。
这些收获并非物质方面,而是精神层面。
洛克菲勒第四代大卫·洛克菲勒的夫人苏珊,教会她三件事:每天做点好事情;每天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拒绝使用塑料制品。
从纽约的木匠师傅身上,她看到那种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和热爱,苛求完美。
他们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和解读都极其深刻。透过他们的思想,田朴珺得以眺望远方,在纽约打开了她的国际化视野。
从纽约回国之后,田朴珺作为制片人参与了电影《中国合伙人》。在最初,并没有很多人看好这个项目,但她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好故事,于是接过制片人的活儿,在国内和纽约拍摄,片子宣传、请商业大咖客串……最后有了这部揽获中国电影三大奖项的成功商业片。
上一篇:玫瑰花能用来做食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