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哪次跳槽最为犀利,即干净利索,且收获颇多?
公司,自己的,的人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哪次跳槽最为犀利,即干净利索,且收获颇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职场生涯跨越人生三十年有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跳槽的经历,哪次跳槽自认为犀利,跳槽前要有哪些思想或是实质上的准备,跳槽后又如何融入新群体等等,你的分享对于我们职场新人将是一份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顾职场生涯的这些年里,每次跳槽都让我感慨良多,有十分庆幸的,也有十分懊悔的,但是做了就不要后悔。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是为了事业和家庭也要一步一步的坚持走下去。
职场里很多事情是不由你来做主的,就算你每次跳槽对方是什么样的公司,平台,都需要你跳槽过去以后才会知道内部的真相。
记得我刚大学毕业,找了一份工作干了没有三个月就直接跳槽了,当时跳槽是最为犀利最为利索的一次。
我的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他父亲开了一家公司,想让我过去给他帮忙,对方给出的待遇和报酬也是非常不错的,当时我想都不想就辞职离开了。
因为我当初那家公司虽然效益还可以,但是他们对于大学生是非常苛刻的,而且试用期很长,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试用期期间给的报酬也非常低,月薪也就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
所以当初我想都没想就辞职了,跳槽过以后,我的同学还非常不错,人非常热情,给我介绍了他父亲公司的情况,把我以后要干的职位介绍给我,让我多加考虑。
他父亲的公司是做装修生意的,因为当时房地产还是比较火爆的,而他们的公司生意也随之水涨船高,有十分好的前景。
虽然我那位同学当初碍于面子给我一个非常不错的小领导职务,但是我自己还是选择了一个最最低层的基础工作先干起,因为这个行业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怕干不好,辜负了人家的信任。
而他父亲对我这样的表现也是十分满意的,知道我是一个比较踏实诚恳的人,这就把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我,而我也出色的完成了。
而且我和他是同学关系,在他附近的公司根本就没有试用期,直接就上岗了,等第1个月工资下来以后还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比其他员工要高出不少。
当时我在心里就想当时的跳槽真对了,虽然这里面有同学的情分在,但是自己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当时我犹豫了,自己说不定还在那家公司苦苦的挣扎着。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些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也许因为某件事情影响了他的思考和选择。
一次错误的选择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要是会对他事业产生莫大的影响,这都要看你当初是如何选择了。
所以说有时候在选择跳槽的时候,有些人劝你要三思而行,而有些人要你干脆利索一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虑。
劝你三思而行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保守稳扎稳打的人,他们需要考虑利弊以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而那些干脆利索的人比较心里有底或者心思比较宽大,根本就不去考虑,只要利益够了,就会立马跳槽。
所以说每个人的跳槽都是自己命运的一种转变,也许是失败的,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在这方面耽误自己太多时间,毕竟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频频的跳槽,浪费的只是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够满意。
人在职场走向成功,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点赞,关注,评论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犀利的跳槽是从一家烟台的台资企业跳到了上海的一家咨询公司。这次跳槽改变我的发展平台和人生轨迹,收入翻了两番。谈谈跳槽的前后吧
思想准备
当一个职位在这个公司没有了发展空间或者对这个城市没有了认同,就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当时的确是因为公司的工资和外边的相差太大,上升空间有限。在台资企业大陆人永远低人一等,你可以想象一个刚毕业的太晚学生,可以大骂大陆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他们说话也更有分量。另外的思想准备就是要告别安逸,告别之前的朋友同事,迎接一时的孤独,迎接挑战。准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实质准备
实质准备其实是你一直以来的工作技能和经验积累,这个是持续进行的。
当时项目经验,所需的专业知识已经具备,缺少一个大的平台。
其他的准备
准备好简历
简历是敲门砖。这个一定要重视。
准备好面试
自我介绍,英语自我介绍这是必须的。要提前准备,做好背诵。另外对常见的面试问题要提前 准备。比如:为什么离职,自己的优势,项目经验的介绍等。
准备好专业知识。
要整理归纳,对面试的问题要提前准备。我把专业知识做成了思维导图去复习去记忆。
融入新公司
作为新员工,首先找到定位,积极参加新公司的各种活动。比如午饭时间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找一个爱八卦的同事,了解公司的情况。公司都有入职培训,这也是了解一个公司文化的好机会。另外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手册,共享的技术文档,有时间就去看下和自己相关的文档。让自己尽快的上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