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两种事物容易被人们混淆?
果实,拟人,比喻有哪两种事物容易被人们混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哪两种事物容易被人们混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容易混淆的莫过于我们写文章时修辞手法的比喻和拟人,这二者最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与恶》善与恶这两件事的结果,在現实生活中很容易被误解。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修桥补路双瞎眼。方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从上述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做好事应该有好的回报,做坏事应该有坏的报应。如果修桥补路造成双瞎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做。如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谁还会顾忌做坏事呢?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善恶呢?其实善恶这二种覌念,是对一种事物二种看法。通常是符合自身利益的认為是善,反之认為是恶。人们想做好事,和愿意做好事的目的是想得到好的回报。那么做好事真的会有好的回报吗?如果要给出确切的回答,必须要认识做好事的起因。如果单纯从自身利益為出发点做好事,忽略和损害了他人利益。就不会有预期的结果,或者适得其反,甚至会酿成大错。做好事应该放低自身利益,要赢合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全人类共同的利益。才会产生好的结果。同理反之亦然。善与恶是我们评论事物的观念,但更好的认识善恶的普世价值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现在执行三种历法:
一.公元阳历,
二、夏历、农历二十四节气,
三、阴历。
有许多人对农历和阴历混淆不请,把阴历说成农历,这种现象很普遍。把生日说成农历,一年只有二十四天,不可能那么巧生在立春、立夏.……有也是少数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的、伪劣的和真的。
真的理所当然。但伪劣的假的东西冒充真的,那么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真的东西购买时本就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成本也可能会高。首先必须保证不会危害到大众。吃的、用的都能让大众放心。就比如说食用油吧。吃的是正品,人们的身体健康就有保障。但如果是地沟油,很粗心的买上,便宜了十几块,但却危害了人的一生。应运而生的可能是各种危险的疾病。蝇蛆爬满的作坊、,腐烂的、带病的牲畜,经过简单的加工生产出来的各种外包光鲜的垃圾食品,危害了多少人。但这些成本超低的伪品、假货却能获得惊人的暴利灬灬儿子从网上給我买了个六百块的手机,根本不能用,可见它的成本有多低。再去找商家,却已消失……例子很简单,类似之以假乱真却甚嚣尘上,混淆大众。受假、伪之害的各种各种,少吗?深受其害的人多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借喻和借代人们易混淆。原因是它们的本体一般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或借体。那么,该如何区分呢?
如句子:“赶快把这懒婆娘的裹脚布扔到垃圾桶里,写得又臭又长!”
上一篇:宝宝喂奶后溢奶是否还可以再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