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黄种人”?
人种,黄种人,肤色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黄种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中国和美国都在地球上,但它们占据了不同的地区。这两个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的阳光或直射时间。总的来说,中国和美国的地区不同,环境也不同,所以黄种人和白种人有区别。那么,为什么我们被称为黄种人,而美国人被称为白种人呢?只是因为肤色吗?事实上,有三个原因。
一是先入为主。
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使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也受到这种先入为主的潜在意识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人最初被定义为黄种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物学家林奈第一个提出并出版了一本书。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群体,所以他们被称为黄人。
第二,美国位于欧洲,欧洲的崛起给了他们更好的词汇。
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差距开始显著出现在世界各地,欧洲也开始领先于亚洲,所以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开始在整个世界地图上脱颖而出,他们也在自己身上使用了一些好词。换句话说,欧洲人的出色表现使科学家无意识地失去了公平和客观的意识,所以他们给了他们白人的头衔。
第三,黄色和白色不仅指肤色,还指高贵与否。
事实上,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最初定义不仅仅是由肤色决定的。毕竟,中国很多人的肤色可以说比白种人更白。起初,白色在欧洲意味着纯洁和高贵,而黑色意味着相反。此时,非洲人被归类为黑人,而中国作为中间文化,被定位为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歌曲《龙的传人》中,我们以“黄皮肤”的黄种人自豪。在中小学,孩子们也常常被老师教导自己是黄皮肤的“黄种人”,与黑人、白人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实际上,西方人与我们相比,除了北欧部分人比我们白以外,很多地方的人比我们还黑一点!“黄种人”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有不同的味道。
中国人被西方人称为黄种人,有一个观念演变的过程
西方那把中国人成为“黄种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8世纪中期以前,西方人的旅行报告中记载的东亚人肤色是白色,描述多是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榄色等,从未描述为黄色。
但到了18世纪中叶,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就将人类分为四种:欧罗巴白种人、美洲印第安红种人和非洲黑种人,而对亚洲人的肤色,则用了一个很不明确的拉丁词fuscus来描述,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深色或棕色。不久后,林奈又将fuscus改为luridus,这个词的意思为黄、淡黄、蜡黄、苍白等。
18世纪晚期,白种人至上主义者、德国人布鲁门巴哈,又将人类分为五种,即高加索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美洲人种、马来人种和蒙古人种;他将这种分类与肤色分类结合起来,重新将人类分为白色高加索人种、黑色埃塞俄比亚人种、红色美洲人种、黑褐色马来人种和黄色蒙古人种。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蒙古帝国曾给欧洲世界留下过很多恐怕印象,于是“蒙古”与“黄色”就联系了起来,用以槪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种的肤色。
由此可见,西方世界中,最初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欧洲脱颖而出,开始用他们的方式定义东方,中国人才有了“黄种人”的定位。
西方世界中人种定义的历史深意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白色代表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象征邪恶、污贱、死亡和野蛮;黄色代表不洁、贪婪、低俗、病态与恐怖。西方将欧洲人划为白种人,将非洲人划为黑种人,将文明程度介于欧洲与非洲之间的东亚中国人,“分配”为黄种人。说到底,并不是生物学的概念,而是政治文化的需要。
当中国强大时,西方旅行者眼里的中国人是与西方人一样高贵,是“白皮肤”。但当欧洲开始工业革命,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时,中国也就没有资格是白肤色了,而被冠以“黄皮肤”来作为区分。
美国现代学者奇迈可研究指出:林奈把亚洲人的颜色由fuscus改为luridus,“并非简单地在白与黑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过渡色,他其实是在找一个暗示病态和不健康的词来代表亚洲人,因为林奈曾经说过,植物呈现luridus颜色就意味着悲伤和可疑。”而布鲁门巴哈直接给予明确定义,创造了“黄色蒙古人种”的全新概念。之后数十年,尽管当时欧洲对于如何描述东亚人种的肤色,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以“蒙古人种”代表东亚人已成普遍认同。
让“黄种人”概念大行其道的,是沙俄!1873年,出于削弱中国、瓜分中国的政治需要,沙俄政客巴枯宁率先提出“黄祸论”,以匈奴、蒙古为历史依据,直接宣传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将俄罗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上升为“白种人对黄种人的战争”,借此希望得到欧洲各国舆论的支持。之后,“黄祸论”在欧美普遍流行,中国人是“黄种人”这一概念成为欧美社会的普遍印象。
由此可见,在西方社会中,将中国人定位为“黄种人”,是典型的将人种分为三六九等,可以渲染“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这一分类,具有浓浓的种族歧视色彩。
中国人对黄种人概念的接受
古代中国,并没有黄种人的概念,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开始“师夷长技”,逐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而人种分类学说中“中国人是黄种人”这一说法在当时被当作“科学”进入中国社会。康有为等先进知识分子将这一概念引进中国。刻意抹去了其中的种族歧视部分。在《大同书》中,康有为甚至幻想着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大同世界,在“天下大同”的社会里,黄人和白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西方人认为的高低贵贱之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颜色不仅没有低贱的寓意,反而象征着高贵,古代甚至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黄颜色。我们自诩炎黄子孙,中华母亲河——黄河,等等文化元素,让中国社会很容易接受“黄种人”的概念。相反,白色的负面寓意比黄色更多,比如“白丁”、“白衣”、“白身”、“白忙”、穿孝服的“白事”、戏曲脸谱里的“白脸”奸雄等等。因此,中国人反而更能接受“黄种人”的说法。
“黄种人”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贬义,近代的知识分子感到“黄种人”的概念不仅让人们很容易接受,还能够让我们与西方人有所区别,更能够凝聚人们的身份认同,对唤醒国民意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近代知识分子的推动,国人以“黄种人”自居,逐步成了传统、成为共识。
结语
与百年前不同的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黄种人’是劣等人种”的观念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上一篇:河南信阳毛尖茶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