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药大学生,中医思维模式为何难建立?
中医,西医,思维中医药大学生,中医思维模式为何难建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医药大学生,中医思维模式为何难建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中医几百年?思维模式建立利于中医药发展,提高更好救死扶伤!中医四珍八纲,阴阳五行都贯穿辨证唯物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目前屏蔽是怎么样开发中医药?看病诊病,比西医机械唯物主义准确!有枪缺子彈,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益安宁丸,奇瑞的伟哥!解决癌症,普通急慢性发热,没法比西医?大学本科中医设思维研究模式!创新,创造为人类社会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当说,有关中医药问题的讨论,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模式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实际涉及一系列关联问题。诸如中医思维模式是什么?中医思维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中医思维模式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现代医学和科学的思维模式是什么?两种思维模式的本质差异、相互关系?中医思维的优势何在?学习中医经典与增强中医思维是什么关系?从小学习中医,便可增强中医思维吗?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了解上述问题?
坦诚地说,我们的老师大体上不了解上述问题。何以见得?看看以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中医学,大量移植西医生理、病理概念(详见拙作"现代中医学移植西医学概念的利弊剖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现代科学和哲学概念(详见拙作《中医学的理性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导致偷换概念和命题普遍发生,早已改变了中医思维语境,用这样的教材如何让大学生树立中医思维模式?而大量的用西医学、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对号入座地研究中医,完全是在不了解两种思维模式的本质差异情况下,采取的"拉郎配"的结合方式,用这种混搭的思维模式如何指导学生?
现在有一种认识,好象中医知识灌输的越早,就越稳定越牢固,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不可能生活在历史的桃花园中,他们只要接触化学、物理、生物、数学、计算机、西医学,都会导致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
而思维模式本身便是一门学问。西医学和现代科学建筑在逻辑学之上,而逻辑学又分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后者又有众多分支,形成了庞大的学术体系。中医单靠学经典把握自己的思维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说到这里,人们自然会问:中医思维模式的教材在哪里?系统掌握中医思维并能讲解的教师在哪里?何时能安排这样的专业课程?
总之,中医思维模式问题确实十分重大。然而,上述问题不清楚,不解决,一切将流于空谈,这也是中医学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大学,学员学了五年,为什么不会看病,还要规培三年,说明五年教材根本不适用。为什么传统中医师承三年会独立诊病治病,因为师承了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经验。现代师承出师考核,用中医学院教材考核师承学徒,所以是变味之师承,伪中医考真中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里的先生有多少真正理解中医思维模式的?
什么是思维模式?什么是中医思维方式?
在哲学的高度,这是个方法论,有先生真懂这种整体与部分都可辨证论治的方法论吗?
在生命学科的高度,注意这是学科而非科学,因为歪果仁用非生命研究的理化手段占了坑,并定义成血统纯正的研究方法,即现代医药学,这又有哪个大学先生只用易医道医的原理去理解中医并教授学生?
在数学研究中医理论的角度,有哪些先生认识到用二三维空间中常见的微积分,数理统计,甚至网络拓扑,图论等仍然难以逼近模拟真实的生命现象运行规律的场景?
简单的一个麻黄枝茎发汗而其根则止汗就不明所以。再有杏仁中毒为何其根可解毒?
还有许多学科的先生其实对中医理论都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教书育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中医学,说得太远无用,难理解和消化,学中医最关键在于脉辩症,疏通五脏关系,验症对方,一方一症,对症下药,就好似锁匙一样,只能开一度门,开别的门是不可能的。
还有中药物理性系,撑握药性配伍,寒,热,温,平,一药有几种药用,可用于几种病的处方,中药一药多用千变万化,命带天医,心有灵犀,药到病除,医海无涯,学要诚心,辨症细心,开药静心,医德慈心。信誉千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