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青砖,红砖,都是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砖是烧制后期,自然通风条件下,砖坯中的铁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而变红色。而青砖是在停火后,上水降温,同时阻碍了铁与氧的化学反应,因而砖是青兰色的,相比红砖,青砖更耐碱耐酸,同时,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以前砖窑全是人工生产,减少几天生产周期很重要。所以以前全是青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在古代,确实是青砖比较多。
看古建筑的城墙等,都是青砖包筑,那种沉稳的黛青,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一个特色。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青砖墨瓦,炊烟袅袅,简直就像一副山水画,确实,青砖的建筑,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
曾几何时,在建筑材料上,红砖代替了青砖,成为建筑的一个特点。
其实红砖和青砖的烧制工艺差不多,都需要挖土制胚,入窑烧制。
不同的是,烧好后,如果想要做红砖,秩序熄火后,让砖窑自然冷却下来,砖块中的铁元素就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呈现出红色的外表。
而青砖呢,烧好后,需要慢慢往窑中淋水,水在高温中转化为水蒸气,形成缺氧的环境,化学反应就变了,最终形成了四氧化三铁,就成了青色的外表。
由此可知,红砖其实是做起来比较容易的。
青砖多了一个工序,当然也质量更好。
青砖的透气性好,同时吸水性也比红砖好很多,可以让房屋冬暖夏凉,同时耐腐蚀性好,号称“万年不腐”。
红砖其实是工业化之后,适应机器生产的产物。
所以我国的老祖宗还是很有眼光和耐心的,以前的建筑都是用青砖,不仅好看,其实也很耐用。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红砖比青砖时代晚。
古代建筑自然以青砖为标识
第二、为什么红砖晚?
燃料技术差异。古代用木材烧砖,窑内形成还原焰,产生四氧化三铁,砖呈现青色;近代用煤,窑内形成氧化焰,产生三氧化二铁,砖呈红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是红砖还是青砖,既然是建筑材料,虽不比日常生活用品普及,使用率高,但“砖”这种建筑材料却是具有使用频次高的特点,而且说到使用频次高的物品,必须还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价格成本必须合适,要不然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普及,影响使用频次。(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至于说到古代建筑为什么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可以说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上来说,青砖其实代表着古朴典雅的气质,不像红砖那么张扬,却比红砖高贵。
红色代表张扬不难理解,至于说到比红砖高贵,怎么理解呢?同样都是“砖”,都是盖房子的建筑材料,怎么青砖就比红砖金贵了?刚才我们说到日常必需品以及生产生活用品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问题。
其实就青砖和红砖来说反而是在古代更为普及的青砖成本更高,价格更贵,从原材料的获取程度上来说,二者并没有什么差别,因此这里并没有作为一个原因讨论,这里主要涉及到青砖的制造工艺。
细心的读友如果在地里红薯地里烤过红薯会发现,如果烧的时间太长,温度太高,周围的土都要变红了,甚至会出现结晶体,简直要成琉璃了,这里说明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说红砖的烧制温度烤红薯的温度基本上就可以了。
但是青砖可就不一样了,同样的温度只能烧制出红砖,想要青砖,你还得接着烧,把温度再往上提高提高。同时青砖的烧制工艺里不仅有对温度的要求,而且还有浇水的环节,这是个技术活,并不是一桶水倒上去就齐活了。
这些都注定了青砖比红砖金贵,同时青砖又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性格,还显身份,加之青砖的使用寿命比红砖要长的多,看着费u,其实还是省钱了,自然古代的建筑会普遍的采用青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中国古代的最具代表性建筑,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城了。
长城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又称“万里长城”,全城体采用砖砌方式,使用多种种类型青砖筑成,所以我们看到的长城都是青色的。
长城长达万里,连接我国多个省市。可想而知,所用青砖数量也是相当巨大的。
而如今,我们建筑所用砖绝大多数为红砖,既然砖有红砖青砖之分,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这里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从外貌来看,中国人的审美由古至今都强调大气沉稳,含蓄内向又不失气魄。无疑青灰色与红色相比更具有这个特点。
其次,是材料方面,现代建筑有水泥,即使是红砖建筑,外表涂抹水泥也可达到灰色外观的效果。
然而,在古代可没有这些。因此,要想使墙体颜色统一符合审美,只好用统一颜色的青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