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前男友杀害现男友,女方系唯一现场证人却拒绝出庭,你怎么看?
女方,也是,朱某前男友杀害现男友,女方系唯一现场证人却拒绝出庭,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因租房,大四学生小李认识了中介女孩朱某,二人很快坠入爱河。3月27日,朱某的前男友王某来找朱某,用刀以自伤相威胁,要求朱某让小李回家,朱某将小李叫回家,不料小李被王某杀害。朱某成唯一证人,现在却拒绝出庭。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男友杀害现男友从刑侦层面看,除了人证以外还有其他证据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比如DNA化验,犯罪动机排查关系人,监控查询,现场物证等都是定罪的依据,中国法律对杀人案是必破,没有时间追诉期。只是对死者家属等待期比较煎熬,还有就是民事赔偿估计赔偿不足。从女主角为什么没出庭指认凶手有几个原因,第一,这起凶案祸起萧墙,死者家属和犯罪嫌人家属都会抱怨女方是狐狸精和害人精。社会舆论也是众说风云,对女方心里压力极大,如果她还爱着任何一个男人,这辈子心结估计是吃药也没治了。第二,就是比较极端的想法,女方对这两个男人的行为不想涉及,毕竟从法律上女方不是直接参与者,有权利拒绝出庭的,还有就是民事赔偿问题,犯罪嫌疑人家属赔不出,死者家属肯定会找女方的,女方家人也会背后指点,唆使女方不要参与过问,可以消极避祸。总之,我个人认为,如果女方不出庭是不对的,不方便出面可以找代理人或者律师出面讲话,这样对社会舆论和当事人感受会好很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了这场烂事,女方是现场证人,她拒绝出庭作证。评这一点她也许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死了人也无法挽回这场灾乱,但那个活起的人你也不能把他往死路上拖,如果指证了前男友那他的性命就难保,对这个女人来说,还是要救活着的人,那怕是违法的欺骗,从这一点观看这个女孩情商智商高于常人,怪不得这两个男人都爱这个女人,还争风吃醋,总的来说男女之间谈恋爱,要端正世界观,爱谁就跟谁谈,千万不能脚踏两条船,分手也要说得清清楚楚,从此不再谈爱。好讲好散,莫打架斗气,整出杀人的事来,一个人生命只属于一次,年轮青青,为情所困,持刀夺爱,伤害他人,法律也要把他制裁,想一想人生是多么的可惜和无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交媒体上,关于《大学生遭女友前男友杀害,女友答应出庭却不见踪影》的话题被暴击。依照媒体的报道,年初大学生李俊杰与朱某发展为恋人关系,一个月后朱某的前男友将李俊杰杀害。事件发生后,朱某答应李俊杰的父母出庭作证却未前去。李俊杰的父母无奈之下,便在网上公布“女方信息”,却遭遇朱某家人的强烈不满。
事情的逻辑并不复杂,但却又是一次道义缺失的尴尬场面。不管是李俊杰的父母之于朱某,还是“公共道义”之于朱某,都迫切的希望,作为唯一在场证人的朱某,能站出来还原事情的真相。只可惜,人性的幽暗和怯弱也确确实实存在于人心之中。关键时候,并没有在场。这与爱不爱无关,大概只是一次“私域得失”的内心焦灼。
这一点,“江歌案”中有体现,“保姆纵火案”中有痕迹,这一次依旧不例外。不得不说,有些人性中的幽暗并非是个体的缺憾,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共有的缺憾。如若,不发生这样的惨剧,相信“李家和朱家”也可能结亲,但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可能。
面对惨剧,杀人者自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和惩罚。但对于死者家属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澄清真相,惩治凶手,给自己的亲人一个交代,但伤痛却只能靠时间消散。而对于事情中的关联者(女方和家属)而言,在面对惨剧时,都在寻求最大限度的自我保护。
相信,作为正常人,自己的现男友被前男友杀害,内心也是痛苦的。一边存在道义上的责任,一边存在舆论上的压力。之所以出现不出庭的结果,大抵还是难以面对舆论的压力。这与“江歌案”中的刘鑫的人设较为相似,都在为保护自己的得失,成为道义的失信者。
说到底,对于类似事件的争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舆论有多凶猛。而是在面对惨剧时,“私域得失”的维护和“公共道义”的维持形成强烈的对抗。单从“李家”的角度而言,既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承受体。“李家”的诉求,除却是家属对于自己亲人生命尊严的维护,实际上也是社会的整体诉求。所以,舆论自然就会站在“李家”的队列。这很正常,也算是社会声音的良性释放。
而对于“朱家”而言,最大的渴求就是希望“女儿”的生活不被打扰。所以,也能理解,为何李俊杰的父母拜访“朱家”时,遭到很强烈的抵抗,甚至刀剑相向。不过,在“朱家”的立场上,他们唯独没有想明白的是,自己的“女儿”虽然不是直接的施害者,但却是这场惨剧中的一个“参与者”。
即便自己经不起舆论的压力和周遭的谩骂,但男友已经被杀,前男友面临审判。两个男人为感情付出的沉重代价,这其中作为女朋友的角色,压力再大也应该出来讲清楚事情的因果,这是私人恩怨的诉求,也是舆论的诉求,更是法律的诉求。
个人的权利是应该保护,但如若是以践踏良知为代价而守护私域得失,大抵就有点违背公序良俗。是的,人性中着实存在幽暗和不堪。正如这样,人们才更渴望爱情、亲情、友情。如若,这世间已经成为道义的荒漠,感情的枯河,保护自己的那点权利还有意义吗?
不管案子最后处理的结果如何,但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情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感情问题”处理的不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李俊杰只是感情纠缠中的一个牺牲品,与江歌一个宿命。这也再一次警示我们,在面对感情时,一定要分清轻重和是非。如若一段感情还没有彻底处理妥当,就不要走进下一段感情,这是对未来伴侣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感情的负责。
上一篇:有哪些小众悬疑片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