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商鞅成功了,而王安石却失败了?
秦国,也是,王安石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商鞅成功了,而王安石却失败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他们两位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秦孝公,宋神宗的支持,为何结果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运动。不仅在中国出名,在世界史上也有一定的名气。很多国外的历史教科书就提到过中国的这两场变法运动。造成商鞅和王安石变化成败的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素质,支持者,执行机构等等,如果要逐一详细分析,我相信可以写上几千页纸。不过,我可以抓住最主要的一条原因来分析分析它们的成败。
简单的说,商鞅之所以变法成功,是因为他的变法,让秦国绝大多数人都切切实实的享受到了变法之前不可能享受到的福利。而王安石的变法,只让支持王安石的一小部分官员享受到了福利,北宋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真真切切的从他的变法举措里面得到任何福利。如果一项变法,长时间得不到福利,无论是皇帝也好,大臣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会对变法产生怀疑,无论这个变法里面的内容说的多么的高大上。
在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贵族和平民阶级之间没有流动性,贵族永远是贵族,可以一天吃8个鸡腿,他们没有任何工作,就是整天炸鸡掼蛋。而平民每天在暴日下面啃泥土,却只能喝一点野菜粥。商鞅变法,打破旧传统,只要你上阵杀敌,杀敌越多,军功越大,几颗脑袋值几亩良田几处美宅,那是明码标价,一手交脑袋,一手交地契。平民从变法里面有了真真切切的好处,大大的福利,甚至可以升到贵族,恨不得天天上战场,上了战场就瞪着一双红眼,默默的数人头,那可是一叠一叠的人民币啊,如同红了眼的恶狼,把六国吓得屁滚尿流。
而王安石变法呢?他的变法肥了哪些人?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的变法?我举一个例子,本来王安石规定,官府可以借给农民多少钱,按照官方的利息还债。可是,有些人为了完成任务,强迫老百姓借…总之,没有任何人在王安石变法之中得到福利。
王安石用人也有毛病,只要是支持变法的,不论是好人还是小人,一律提拔重用。而这些所谓"支持"变法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支持。这些变法的执行者都是小人,不过把这场运动看成是巴结王安石大人的工具,同时千方百计通过变法为自己捞好处。
这样一个没有真正支持者,实际上所有人都在反对的变法,怎么可能不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商鞅以身殉法,而王安石没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变法失败的也有。近现代中国,共和国的变革就是成功的。大时代的变法对比要比后期成功的变法。宋代变法其时只是近代初萌,有失败的变法正常,就象吴起在楚国变法失败一样,是过程中的开路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简单说来,就是船大难掉头。商鞅、王安石之所以一成一败更多取决于两国国情的不同,宋朝制度复杂、国家富裕、地广人多的国情反而成为了变法的巨大阻力。
商鞅和王安石,都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干家,论能力,两人并无高下,论变法的激进程度,两人也颇为相似,都是信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大胆之人。而且两人都得到了在任君主的大力支持,之所以得到了大相径庭的结果,全在于秦国与宋朝国情的不同。秦国七国中最蛮荒的一国,俨然是白纸一张,商鞅可以在上面随意涂抹。而宋朝作为一个承继千年传统的大国,有着太多的历史包袱和利益集团,他们造成的阻力远不是秦国那些小贵族可比。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秦国只是个500万人口的小国,北宋的人口已多达一亿,领土包括整个中原,俗话说:船大难掉头,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变法的难度绝不是一个500万小国可比的。
一、船大难掉头,体量小的秦国更容易变法
纵观历史,在小国改革要比大国容易的多,这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已得到了无数次证明。在新时代到来时,小国总是比大国先知先觉,其改革成功率远比大国要高得多。
19世纪,西方列强先后打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国门,两国同时开始了效法西方的改革运动,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大获成功,中国的洋务运动一败涂地。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小国和俄罗斯同时开始接受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最后大部分东欧国家转型成功,虽说没有好多少,但也没有倒退,而俄罗斯在私有化改革中却一败涂地,经济一泻千里,彻底从一流变为了二流。当时,东欧和俄罗斯用的都是西方的休克疗法,而且两国的背景传统也十分相似,之所以结果大相径庭,全在于俄罗斯太大,如此多的民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承受如此激进的改革,毕竟,改变10个人的想法要比改变1个人的想法难得多,改革的难度与人口成正比。
秦国作为一个500万人口的中等国家,自然变法难度远小于人口接近1亿的宋朝。
二、秦国是白纸一张,不受传统束缚,宋朝则历史包袱沉重
除了体量小,秦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发展程度较低,是白纸一张,给了商鞅随意涂抹的空间。
发展程度低,有时是坏事,但有时也是好事,那些有着太多历史和太多传统的文明古国往往有着巨大的历史包袱,很容易被传统束缚而裹足不前,而新生国家虽然没什么传统、没什么文化,但是正因如此,他们才可以摆脱寻常国家的历史包袱,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