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杭州,“车让人”的素质为何如此之高?
让人,杭州,行人在杭州,“车让人”的素质为何如此之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杭州,“车让人”的素质为何如此之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都说杭州车让人罚出来的,其实本地人负责的告诉你,就是习惯养起来的。最早是公交车开始带头要求让行,0几年吧,忘了,那时候感觉,噫?公交怎么让行人了,感觉挺有礼貌啊,渐渐地就跟着让行,你自己走斑马线有车让你,自然会换位思考。后来人家说的什么罚款,是政府为了更加完善全区执行和规范化做的,而且在杭州开车的人都知道,你做不到每次都精准让行,有时候车速快,没看到,来不及避让,总有几次没避让的,但大多数扣分是扣不到的,真正被扣的几率有多少?还是主要靠个自觉。什么罚款罚出来的都是自己没经历过整个阶段的,或者就是自己呆的城市没做好,然后键盘口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车让人也有风险的,前几天在横道线前看到有俩人要过马路,就主动停下等人,此时只听一声响自己的车被撞离原地大约三十米,下来一看一辆货车大概开小差刹车有十多米长,停在后面。两个过马路的人真是命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杭州车让人的习惯是靠大家多年努力养成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很多的事,下面详细介绍下:
1.公交司机的良好示范
2007年,杭州市公交集团制定了《公交运营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每次司机都遵循"三二一"礼让行人操作法,即看到行人,30米外就要松油门减速,20米外,车速要减到15公里/小时,脚要放在刹车上,10米内,必须停车。
公交带来的良好示范,也带动了市民在行车时逐渐形成礼让之风。
2.交警推进了多项相关措施
杭州推广了很久的"爱心斑马线",在人行横道上刷"爱心","车让行人"等图样。
杭州交警更是推出"专注斑马线的电子警察",电子警察设置在斑马线前方,正对着车辆驶来的方向,只要有行人走进斑马线边缘,电子警察就会感应图像并即时启动。
启动后,电子警察会分析出行人即将过街的轨迹,此时如果有汽车驶入这条轨迹,电子警察就会进入摄录模式,记录汽车从斑马线外驶来,直至驶出斑马线继续前行的全过程,只要车辆有不礼让行人的行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
3.多年来的严格执法,帮助大家养成了良好习惯
4.媒体的正能量宣传
媒体对"车让人"大篇幅的报道,给车让人行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很多人回忆,当时报纸上会整版报道车让人的细则,电视台多次播出车让人的倡议,加上对遵守相关规定的表扬,对违反规定的批评,媒体宣传为车让人习惯的养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5.行人的配合
车让人的推广也曾遭受过质疑,比如会不会导致乱穿马路的行人变多,行人们最终用事实证明了并不会。不单是提出了"车让人,人快走"的口号,并且很多行人对礼让的司机竖大拇指、抱拳等表达感谢的行为,也温暖了主动礼让的司机。
6.杭州市政府在"70码"事件后,对改进行动的持之以恒
2009年,杭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0码"事件,富二代胡某驾驶豪车超速,撞飞了正在过马路的行人谭某(浙大毕业学生),造成谭某当场死亡。
杭州市民及浙江大学学生自发走上街头为谭卓举行追思会,要求警方、政府必须严格处理该案件。
事后,相关部门痛定思痛,对改进措施持之以恒,极大地促进了杭州的交通文明发展。
最后,感谢所有市民以及来到杭州的游客,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车让人的行为蔚然成风。
了解更多的杭州生活、定居、旅游信息,请关注去杭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看一个城市人口素质,你要去看法律不强迫的道德水平。比如,杭州规定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将被罚款扣分,那礼让行人真的能提现城市道德水平么?同时,杭州没有规定公交车必须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所以,你要看杭州的道德水平,应该去公交车上看是否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而不应该看机动车是否礼让行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感谢王国平
上一篇:学习国画应该从芥子园画谱入门还是从跟徐湛学国画入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