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邦忘恩负义,杀害大功臣。为何他的江山可以维持那么久?
刘邦,德性,功臣刘邦忘恩负义,杀害大功臣。为何他的江山可以维持那么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为何刘邦的江山可以维持那么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王朝能传多久,首先取决于时代轮回,取决于整个社会在建立时那个点上的凝聚状态。
其次开国皇帝的德性也非常重要,他其实是整个时代的意志的汇聚点,是时代的代表。
先秦民风自由而淳朴,六国之人都有公民意识。暴秦无道,天下共灭之。这群有公民意识的人要求建立一个仁爱、质朴、以民为本的王朝。
刘邦感应到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时代的天选之子。
隋炀帝杨广口颂尧舜之词,行动却骄奢淫逸、虐用民力。刘邦作为个人是贪财货、好美姬的小混混,但他作为统治者却轻徭薄赋、清净无扰。汉朝的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非常特别。曹魏时期屯田收农民佃租百分之八十,相比之下汉朝农民交给朝廷的税简直就是在打发叫花子。
刘邦确立的民本思想一直在代代流传,由此积累起来的深厚民心使得王莽篡汉后天下造反的人无一例外推举刘姓宗室为主;也使得四百年后依然民心思汉,诸葛亮等理想主义者为了兴复汉室而呕心沥血。
至于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很多人认为是忘恩负义,有亏德性,汉朝不应当享有这么悠长的国祚。
这些人没有基本的政治常识。政治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个人的德性和政治家的德性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对于个人来说杀人是最大的恶,但对于政治家来说这只是平常人除草、扫院子一样的日常工作。
以个人的道德来说,刘邦在鸿沟撕毁停战协议突袭撤退的项羽,是为无信;把无罪的彭越剁成肉酱是为不义;临死前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要杀救过自己命的樊哙是为忘恩。像这样的黑料还可以找出很多。
但个人的无信、忘恩负义、凶残在政治里很多时候是不成立的,可以忽略的。评判政治家的品行德性只有一个标准,一个对象,那就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如果他的作为是为天下的福祉,那就是对,如果是为一己私欲那就是错。
刘邦所杀的功臣,有韩信、彭越,还有击败杀死的英布、卢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有地盘有兵权的割据诸侯。政论家贾谊给汉文帝的奏章中把当时还服服帖帖的刘姓诸侯王都看作随时可能颠覆汉朝的烈火、洪水,而后来也果然发生了浩大的七国叛乱。
名义上的皇帝统治诸侯并没有什么卵用,实际上的割据状态就在那里,只要一有矛盾必然就会兵戈相向。而在战争里受害最大的是谁?
西汉分封形势图
当然是天下百姓。
所以刘邦自己扛下了残酷、负义的名声,天下人享受了太平安定的生活,这何曾有亏帝王的德性?又怎么会影响天下民心、王朝国祚呢?
梁武帝萧衍穿布衣,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只有两个蔬菜,早晨四点就爬起来办公,对士大夫和子女极为仁爱放纵,即使他们杀死百姓也只稍加惩戒;他个人的美德是无可挑剔了,可是百姓却水深火热,结果自己还活着王朝就灭亡。
ۜQ��S�6�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没有忘恩负义。
韩信有罪行。这个在《史记》里都说明白了。
其他几个异性王也造反了。所以兵败被杀。不管为什么造反,首先造反这个事是真的。所以不能因此就说,他杀功臣,应该是杀罪臣。
也许,对有的功臣,他确实迫害过,但没有杀功臣。
上一篇:眼部有细纹特显老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