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夷岩茶好茶的标准是什么?
岩茶,碎末,都是武夷岩茶好茶的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都说武夷岩茶是水最深的茶,那么一款好的岩茶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关注【懂茶帝】
之前小懂拜访过武夷岩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顺明老师。他讲了很多关于什么才是好的武夷岩茶的知识。说不定能颠覆你对岩茶的认识。
1关于山场:多是概念炒作
现在市场上很多岩茶商家,动不动就能拿出“三坑两涧”顶级岩茶来,“牛肉”、“马肉”遍地都是,而且价格都不菲。
对此,王顺明老师说,生态环境的确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气候、采摘、制作工艺等诸多因子,甚至包括制茶人的情绪,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如果其他方面做不好,再好的山场也是白搭。
所以,王顺明老师并不赞同过多地炒作山场,也不赞同茶友被地域、品牌和人物牵着走,而是要回归到茶叶本身去做客观的评判。
让我们很惊奇的是,王顺明老师的茶厂就没有所谓的“牛肉”、“马肉”,只有“特级肉桂”。他给茶叶分成了若干个级别,但是不以山场作为炒作卖点。尽管他也是制作名坑名涧茶岩茶的。
▲王顺明老师给懂茶帝的茶友讲课
2关于好茶:自己喝着好,才是好
接着第一个话题,不要迷信山场,不要迷信品牌,也不要迷信人物,那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茶的好坏呢?
王顺明老师说,唯一的标准就是你自己喝着觉得好喝,或者喝着感觉身体舒服了,对你来说就是好茶。如果价格也是自己可以承受的,这样的茶就可以买回家喝了。
3关于碎末:没碎末的岩茶,滋味都薄
很多茶友买茶,都追求外观的赏心悦目,碎末是很难接受的。但王顺明老师却告诉我们,没有碎末(又称“底盘”)的岩茶并不好,往往滋味都非常薄。
王顺明老师说,岩茶在焙火阶段,最容易断碎的是芽头,于是就会形成碎末。实际上,这些碎末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都非常大。我们在王顺明老师的焙茶间,就看到了很多筛出来的碎末。制茶师傅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宝贝,他们常常留着自己喝。
关于岩茶中的碎末,王顺明老师说,是允许有15%左右的碎末的。
▲王顺明老师亲自为茶友沏茶
4关于火功:高火茶都是劣质茶
如果茶学考试给你一道题:高火和足火,哪种岩茶是优质茶?如果你选“高火”,那王顺明老师会毫不犹豫给你一个大叉。
现实中,很多茶友有一个误区,以为岩茶都是烟熏火燎的,喝起来都是炭火味十足的。甚至很多人喝完岩茶,都恨不得灌10倍的凉茶下去。王顺明老师说,这些高焙火的岩茶,都不是好茶,甚至可以说是劣质茶。真正的足火是不会这样的,足火的才算优质茶。
王顺明老师说,160℃以上的干燥温度,虽然绝对能实现干燥,但是因为温度太高,容易使茶汤断档,第一泡很浓,第二泡起就迅速下滑了。
我们在王顺明老师那儿喝了多款岩茶,风格不一,但没有一款是有严重的炭火味的。
5关于收藏:毛茶都不可以收藏
在今天的课堂上,王顺明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初制工艺,有一个流程图,亲们可以收藏哦,因为90%的教科书都是没有的:
这其中,“返阳”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承前启后的环节。王顺明老师说,这道工序又称为“养青”、“凉青”,之所以称其“返阳”,是因为茶叶在萎凋之后,叶片又能死去活来。如果没有“返阳”,做出来的岩茶就会像腌菜干一样。
拣梗留片,是初制与精制承前启后的环节,拣梗留片之前的茶称为“原毛茶”,之后的茶称为“毛茶”。初制工艺的茶经过两次焙火,含水率大约为12%,因而此时的毛茶是不适合收藏的,也不适合长期储存。只有再焙火一次,要达到国家的出口标准7%的含水率,并且经过分筛、复拣等,才算完成精制。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的岩茶标准就是干净,干净没有杂质的茶汤,干净没有杂味的香气
上一篇:如能重新选择,你会选独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