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孙过庭《书谱》应注意哪些问题?
笔法,方面,起笔学习孙过庭《书谱》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习孙过庭《书谱》应注意哪些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过庭书谱继承了二王体系,所用笔法为一搨直下法,学习书谱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具。
毛笔方面。书谱属小草,毛笔应该使用有较好弹性和硬度,需选用出锋2.5-3.0的纯狼毫或兼毫。
纸张方面。为体现书谱精到的笔法,切记不可使用生宣,可使用半生熟宣纸,或是粉笺、泥金纸等。也可以使用半生熟竹浆毛边纸作为练习用纸。本人所用为煮硾宣,7成熟。
墨汁方面。由于墨汁含胶质过重,使用前一定要加一定量的水,三分之一为佳,以笔锋使用顺畅要。日本墨运堂的墨汁含胶质少,浓度大,价格适中,创作可以使用。
字帖选用方面。一是纸面最好亚光,在灯光直射下不至于反光无法看清,这一点很重要。二是选择每个字旁边都楷书的注释版本,方便记忆辩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原帖原大,有逐字注释,清晰度高,可选,见图。
二、笔法。
起笔方面。书谱起笔大多侧锋取势,无论点、横、竖、撇,都是空中取势,侧锋下切,俊拔刚断,毫不犹豫。所以,临习书谱,起笔一定要迅速,不可拖泥带水。更加注意起笔方向,以呈现不同的点画形态。
收笔方面。书谱收笔继承王義之,大多含蓄为主,即收笔不可太长。另一种是牵丝下一笔,这一种要注意取势,否则,牵丝绵软无力。
转折方面。一是提按转折,即在转折处有提按动作。二是直接翻笔,即在转折处换面。三是断接,这是书谱最大的特点,需要十分留心,即在转折处另起一笔。
三、章法。
大章法方面。书谱大章法犹如天女散花,又如乱石辅街。如何做到这一点?即,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字距较宽行距较窄。
小章法方面。主要在字的大小、疏密、粗细、崎正、聚散都需留心。再则,需对每行字进行分组,以免造成零碎之弊。
四、其他方面不能尽言,读者可关注,留言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过庭《书谱》,草书,纸本,纵26.5厘米,横900.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谱》撰写要旨、书学体验和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般认为本(上)卷为“序”,下卷为“谱”。宋元明时分为两卷,入严嵩之手时,装为一卷。作者生前未能完成。作者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
孙过庭《书谱》,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
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在历朝历代,学习草书均以孙过庭《书谱》为典范,那么我们在临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一、入笔。入笔即起笔,也就是入纸那个动作。大家在临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他的每一个入笔都是不一样的?
二、入笔之后重新发力。
三、在行笔中运用到的笔法有哪些?
孙过庭《书谱》临写示范
恋上八雅,邀你一起练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孙过庭的《书谱上》呢,我临习,大概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说点儿个人感受。
一是其中的部分理论是对的,比如人笔俱老,道技双修(大概意思吧);有些也引发争议,比如对王羲之书论的质疑,到如今还在争论不休,有的观点吧我觉得不明其意甚至是存在明显的错误,比如专攻一体,与张旭教颜真卿的“书之曰能,且功真草”明显不同,也许是为自己只擅长草书找了个理由。所以吧,咱家武断一回,给书谱内容一个结论:对七成、疑两成、错了一成。(这已经很好了,有些都不及格)
临习书谱呢,笔法上大概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熟,书谱的熟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呢,书写速度偏向于快,也就是有滑和健的感觉;二是藏锋技术,还是要好好看仔细想想的,不赘述。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人把书谱列入能品。当然上面还有逸品和神品,比很多书绅要强得多。
其实吧,习任何人的字帖,想有点意思的话,就是对话古人。这种神交,要感受到原作者的修为他的情绪以及对表达内容的感觉……还有就是性情,酱紫,意思就出来了。
没碰书谱好多年了,姑妄说之。
当然,二王为圣也不是推的,还是重复咱家的观点“王法正宗,皆在妙执妙运妙转”,可惜了的,失传很久很久了。
近些日子跟子敬玩上了,所以涂涂画画的以小圣贴多了一些,口气上也许带上了倨傲。抱歉抱歉见笑见笑啦!
祗树园扫地僧就咱家乐
问答可以修改,挺好的。
上一篇:匈奴人与蒙古人有怎样的关系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