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乾隆皇帝多次给历代书画名作加以题跋并钤盖印玺?
乾隆,印章,书画如何看待乾隆皇帝多次给历代书画名作加以题跋并钤盖印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看到身边的花花草草,山石流水,脑子里想到的不是“看窗外,都是朕的江山”,而是一些诗句,比如“松竹一庭道心”、“众花胜处松千尺”、“掬水月在手”。
这么多的印章,很多都是一套一套的。三件套有几十个,还用不同质地做了好几套。也有不少十几件一套的,每套存在同一个印匣里。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左“乾隆宸翰”;中“乐天”;右“惟精惟一”
乾隆毁了书画作品吗?
虽然乾隆爷自己印得很开心,有人却觉得他是在暴殄天物。在书画上用印是有讲些究的,连外行人都会觉得弄得密密麻麻并不好看。
一般来说,一幅作品上的印不会过多,收藏章则会放在书画的边角区域,尽量不去破坏画面。
你看同样沉迷艺术的宋徽宗,不仅发明了“宣和装”这种装裱式样,而且“宣和七玺”也特别规矩。
▲“宣和七玺”/中国美术馆
看这幅《芦汀密雪图》,多么干净。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故宫博物院
等等,画面上除了故宫博物院的水印好像还有什么东西……
emmmmm原来是传说中的“乾隆御览之宝”。
其实,乾隆对篆刻也不是没有研究,他还有自己的偶像呢。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皇上第六次南巡,对文彭治印一见钟情,在《清高宗御制诗》里,咏题文彭治印的诗歌多达十三篇。
既然乾隆对印章也有所见解,他用印为啥这么一言难尽呢?
一方面,在书画上用印、题咏的确是一种潮流,《人骑图》卷上不仅有乾隆的印,也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王时敏、王掞等收藏印记,很多书画在装裱时还会有拖尾,可以用来写观后感。
当然了,流行并不意味着就能随便盖。
到乾隆这儿,或许因为是个太平盛世,皇上又个性张扬,嗜古成癖,免不了显得剑走偏锋。
他的“瓷母”就融合了多种釉、彩,虽然样子有点一言难尽,但工艺绝对复杂,颇有雄心。这种气势放在用印上,也就表现为量多、个儿大和我就喜欢。
▲人家叫“各种釉彩大瓶”啦/故宫博物院
其实在中国传统绘画里,印章不仅是作者标识或者收藏证明,审美上也有很大作用。黑白水墨画,或是书法作品上钤一个红色的印章,会使画面不那么单调。而哪怕是有色彩的绘画,章用好了也是锦上添花。
▲齐白石—《樱桃》/北京画院
在构图上,印章也可以起到调节结构的作用。另外,一些和画面相关的闲章,则能点明作品的思想内涵。比如,岭南派画家赵少昂画的《 深秋鸟语》 上,就有“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印。
所以有人就觉得,古代帝王不顾画面,为彰显权力把大LOGO摆在画的上方很不可取。乾隆本来有整理、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功劳,最后却因为印章被吐槽。本来嘛,喜欢赵孟頫,就能承包弹幕啦?
▲@微博网络剧
参考资料:1.郭福祥:乾隆宫廷印章述略[J].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3(1):36-43.2.郭福祥:乾隆推崇文彭治印[J]. 紫禁城, 1992(2):10-12.3.郭福祥:清宫书画上的乾隆玺印[J]. 紫禁城, 2006(Z1):86-91..4.恽丽梅:清宫藏书画中乾隆帝印玺钤用考略[C]/清宫史研讨会. 2008.5.陈淼:古代书画钤印考[J]. 兰台世界, 2015(26):63-64.
上一篇:鲁迅说过的最有名的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