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冯玉祥为何要把退位后的溥仪逐出紫禁城?
紫禁城,溥仪,优待冯玉祥为何要把退位后的溥仪逐出紫禁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时在改朝换代的飘摇年景,南方的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少流血少战争,故而倾向于谈判解决政权过渡问题,所以在几经的沟通下,当时的大清国皇太后隆裕(光绪皇帝的老婆)终于签订了退位诏书,宣布从今儿起大清皇帝不存在了,大清朝廷也宣告解散,但是,民国政府要给予特殊照顾,其条件如下,虽然大清皇帝退位不掌权了,但是其名誉上的称号必须给予保留,并且要给予相应的待遇,其二,废帝今后的日常开销需要民国政府给予支付,商定的金额为每年400万两银子,其三,废帝仍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就这样,后来溥仪口中的大清亡了,换来的优待条件着实让民国政府压力颇大,在历次的军阀争斗中,北京的控制权也时常频频易主,这不,在1924年冯玉祥又开始主政北京政局,这个以倒戈著称的将军自然是不把溥仪的小朝廷放在眼里,他觉得干革命就要干到底,到头来每年还要给溥仪400万两银子,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在他主政北京后,是打死也不想出这笔钱的,于是乎他找个由头,派鹿钟麟带着一队士兵,到故宫给溥仪下了最后通牒:溥仪废黜帝号并限于当日迁出北京。!并且还谎称在景山之上架设了大炮数门,如果溥仪不按时搬出故宫,隔天就会“万炮齐发”。
当溥仪听到大炮二字之时,吓的慌了手脚,紧张的连被子都没叠,赶紧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老老实实地搬出了紫禁城,几十年后,被政府特赦的溥仪见到了当年轰他走的鹿钟麟,好奇的问他,当年你在景山上架了多少大炮呀?鹿钟麟听后哈哈大笑说:骗你的都是,不说有大炮你能搬出来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溥仪退位之后并没有立马离开紫禁城,他依然住在皇宫里面,一直到后来冯玉祥把他给彻底赶出了皇宫,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清帝优待条件》里面是如何规定的,首先第一个清帝退位之后,尊号是不变的,每年民国政府还要给溥仪拨款四百万两,对溥仪非常的好。宫里的执事人员继续使用,只不过钱要溥仪付,同时规定以后不得继续招阉人。
那么冯玉祥怎么后来又把溥仪给赶出了紫禁城呢?他们一开始并没有难为溥仪,但是溥仪有些事做的却不怎么样,比如说民国政府每年给溥仪四百万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不一定花的完,可是对于溥仪来说,这完全是不够花的,溥仪在故宫每年都会把文物运出去卖一点,这可是令很多人都不满。
其实大家对这事也没有说什么,或许是清朝皇室的日子过的太过滋润了,这些人心里面就有小心思了,比如说1917年6月,张勋就找了借口,带着五千辫子军深夜进入故宫,直接拥戴溥仪重新登基,这就是张勋复辟,这件事说起来其实性质是非常恶劣的,这就是公然的造反,公然的复辟。
这场闹剧结束之后,溥仪等一众老臣不思悔改,一些重臣开始和满清的遗老遗少联系,溥仪在结婚的时候还告诉众人,自己如果不是因为革命,这个年纪早就该亲政了,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事当然都传出去了。
冯玉祥在夺得大权之后,溥仪对于他来说就是个不安定的因素,因为他在那些人才想着有朝一日复辟,在这种局势之下,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是最正确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冯玉祥本人就十分反感帝制,而溥仪也不老实,一方面不断变卖故宫文物,一方面还和一些军阀眉来眼去,复辟之心不死,这才导致冯玉祥趁机将其赶走。
▲故宫掠影
客观地说,民国政府一开始对于逊清朝廷确实还算不错。相比国外那些被砍头、上绞架的末代皇帝,溥仪不仅可以保留尊号,每年还有400百万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清室优待条件》中还规定,皇室成员依旧可以住在紫禁城,所有宫女和太监照样配备齐全,大总统袁世凯见到溥仪,也会按照外交礼节对他鞠躬致意,称他一声“陛下”。所以说,溥仪的小日子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不用他做什么,安安稳稳在皇宫里生活着就好。可以说,如果不是溥仪长大后野心逐渐膨胀,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也许他就可以一直在皇宫里过着这样的生活。
▲溥仪身着龙袍剧照
大家都知道维持十余日的“张勋复辟”,认为这场闹剧不过是以张勋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的白日梦。实际上,溥仪当时也参与其中,竟然还想以此再成为正儿八经的皇帝。这一年是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溥仪已经12岁,在帝师们的熏陶教导之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其所作所为已经不能归结为少不更事,而是他本身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和野心。由于全国民众坚决反对,这场闹剧在持续十几天后也就不了了之。
▲民国初年辫子军旧照
虽然溥仪与这场“造反”脱不了干系,但北洋政府实在不想再生事端,也就没有追究溥仪的责任,该给的待遇也没少。虽然后面每年400万的优待费并未完全支付,但考虑到当时军阀混战、资金消耗巨大,这也情有可原,而且这一笔钱也足够让逊清朝廷众人过着比较充裕的生活了——毕竟那时在紫禁城外,一些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了。溥仪16岁大婚的时候,北洋政府还特意拨付10万作为贺礼,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清末太妃及太监旧照
然而就算这样,这位过气皇帝依然不知足,心里还是有很大的不满,觉得自己受了天大委屈。于是溥仪联合那些宫里的太监门偷偷地把皇宫中的宝物拿到外面去卖,有的甚至直接卖给低价外国人,以此换取了不少资金,一方面用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一方面又能用于积蓄力量以实现复辟大业。
▲溥仪寓居天津时期旧照
北洋政府发现后,认为溥仪这种行为性质恶劣,就和花大价钱养了一条白眼狼没什么区别。再加上冯玉祥本来就反感帝制,于是他就派遣心腹将领鹿钟麟率军冲入宫中,逼迫溥仪等人同意废除原先的优待条件,同时把溥仪一干人等强行赶出紫禁城。就这样,溥仪放着原本安逸的日子不过,偏偏不知好歹,非得没事找事,被人赶走后只能寓居天津,随后又投靠日本人,一生坎坷波折。归根结底,都算是溥仪咎由自取罢了。
上一篇:湿疹是病毒还是病菌引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