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名村?
同仁,崇州市,成都成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名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成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名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都的历史文化名村有很多,唐昌镇(郫县)、五凤镇(金堂县)、黄龙溪镇(双流区)等等,今天我们来说说其中的五个新兴古镇!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一直以来都备受游客青睐,其境内的泰安古镇,古韵十足。有史以来,便是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经驿道上之重镇。古称“花坪老泽路”,唐时为味江寨,清时始依场后的古泰安寺易名为泰安场,境内保存较好的川西山乡民居古镇风貌,更是增加了古镇文化氛围。在这里,修身养性,远离城市人工的阻碍,尽情地与大自然
邛崃市夹关镇
作为川西最早的南丝路驿站,邛崃市夹关镇早在2300多年前就以它奇特的自然优势闻名遐迩。它既处于天台山麓又位于平落古镇之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水风貌雄伟壮观。境内除了保存完整的茶马古道外,各类古朴民俗文化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至今仍得以传承的唱山歌、耍龙灯、狮灯、马马灯、幺妹灯、踩高跷以及白沫江上按(抢)“红”鸭等民俗文化活动皆发源于此。
崇州市三郎镇凤鸣村
崇州市三郎镇凤鸣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境内最早的建筑可追溯到隋朝时兴建的大明寺。大明寺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建筑选址更是完全遵从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堪称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典范。境内的杨贵妃墓地,更是自古以来流传着凤鸣声似杨玉环呼唤“三郎”的爱情典故。
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
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境内,清朝时期的郑家院子、乾隆年间的石牌坊、都统岩练兵场等都保存较为完整,是成都境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更是成都境内典型的明清古村落。
蒲江县朝阳湖镇仙阁村
蒲江县朝阳湖镇仙阁村因其境内的飞仙阁而出名,飞仙阁是沿蒲江河和临溪河岸14处两汉至唐宋摩崖石刻造像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不但是四川省至今仍保存有盛唐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地方之一,而且存有不少道教、西域文化的痕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最古典的街道:宽巷子 进入宽巷子,光阴似乎倒退了许多年。平房,两扇或四扇开的大门,斑驳的锈迹陈说着它们的历史,门两侧有石墩,石墩上本来有狮子或石鼓,可惜这些已被当作“四旧”毁掉了。门楣上雕有金瓜、佛手等不祥物,张牙舞爪的麒麟在屋脊上与飞扬的屋角相映成趣。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笼中鸟在歌唱,让人联想起拖长辫、穿长袍、唱小曲、玩鸟斗蟋蟀的清代遗少。四合院内的人家都种着各种植物,有竹有树有花,绿绿的藤蔓爬满低低的矮墙,难怪一片小店取名为“都市村庄”。就连款待所也与外面的纸醉金迷相悬殊,两层楼的四合院,门口雕着牡丹、菊花等“富贵安全”图,进大门竖着峨眉山水画的屏风,左边是一幅春燕沐浴春风图,画右边是《牧牛》图,院子中央满是盆景,几名老者正边品茗边对奕,正是“古巷风华幽意远,少城清韵小园多”。夕阳下,一位银发萧疏的婆婆抱着一只胖胖的白猫卧在屋檐下慵懒地打着盹,让人驻足忘返。
有意义的是,这条古典的街上同时包容着最前卫的东西,一家网吧内的年轻人正在繁忙,某电视台的《电玩俱乐部》也正在其中,仿如全身素白的姑娘头上的一朵红花,典雅而不乏摄人心魂的魅力。 最豪华的街道:琴台路[/B] 琴台路街道两旁林立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总让人怀想起“司马相如抚琴、文君当垆”那等浪漫的爱情佳话。不过,朴素而余味悠长的爱情故事已远离了现代的琴台路。假如说还尚存一丝爱情影子的话,那么应算是从这儿卖出的金银玉器了。“明天我到琴台路给你买条金项链。”男人的话足以哄得他的恋人、妻子或情人破啼为笑。
琴台路是成都最富盛名的“珠宝一条街”,此邻毗及的珠宝店内富丽堂皇,“贵”气十足。形形色色的金银首饰玉器古董价钱少则数百上千,动辄上万,普通百姓多看两眼会令他们耳热心跳。购置力当然属于那些穿着时兴、雍容华贵的“先富起来的人”。他们文雅地挽着手臂,成双结对地自在出入,挥金如土的大气与阔绰,毫不在意的豪爽与潇洒。他们连眼睛都不眨就将一叠钱放在柜台上,换回以克为计量单位的朴素物品,其阵势令人咋舌。 最平民化的街道:青石桥南街[/B]
早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青石桥南街的“自在市场”便悄然存在了。 在夜色尚浓的某个清晨,一位身上打满补丁的郊区农民提着10个用围腰捂得严严实实的鸡蛋,猫着腰在青石桥南街的街檐下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双眼充溢惶恐,神色慌张。这时一扇临街的木门“嘎”地翻开,探出一张同样慌张惊慌的脸,他与农民在暗淡的晨色里匆匆比划了两下,便交流了手中的鸡蛋与毛票,然后关门的关门,走人的走人,俨然当年公开党接头普通。买鸡蛋的是为了供“月母子”,换毛票的是为了给娃儿看病……这样的事在当年屡见不鲜,作为平民,大家对这个买卖“黑市”心照不宣。 当荒唐的年代寿终正寝时,青石桥南街繁华起来,大家挑的挑、担的担、卖的卖、买的买,整条街全是农副产品,城市居民与农民乐呵呵地讨价讨价。再往后,这条街自但是然地成了成都最大的生活材料贸易市场,市场内猪肉、蔬菜、海鲜、副食、花鸟样样齐全。每当看见人们提着菜篮子、米袋子不紧不慢地在这条街上转悠时,你会觉得到,这个繁华的局面便是成都平民最真实的全景照。 最富人情味的街道:同仁路[/B]
同仁路分为上、中、下三段,街的两旁树荫下是低矮的平房,从临街的外屋走进旧式院落,内里宽阔,别有小“天地”。 同仁路的得名,是由于民国初年这一带创办的工厂收纳满蒙子弟学艺,使他们有一无所长,好自营生计,工厂对一切学工“厚此薄彼”,于是取名为“同仁工厂”,这一段的街道也就叫同仁路了。
而今的同仁路上小馆子很多,店面小而狭促,但都干洁净净,菜品丰厚,份量充足,价钱实惠,老板笑盈盈的脸,热腾腾的饭菜,即便你钱包不鼓也能轻松自由。在这条街,能找到许多在繁华闹市中难找到的东西,老号布鞋店里卖着坚固的千层底布鞋,划一有致的旧书店里古籍散着墨香,婷婷文竹,几把竹椅,颇见主人匠心。这里更有都市中不可多得的人情味,哪家有红白喜事或哪家新铺开张,邻居邻里都聚在一同出主见,帮帮助,一家人的事牵动四周人的心。同仁路这条百年老街通知人们,它浓浓的人情味在这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中仍然暖和着这儿的每家每户,以至这儿的过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