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书法的墨法?
书法,墨色,书家什么是书法的墨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代董其昌应为淡墨运用的翘楚,他对用墨极为讲究,甚至认为用墨高于用笔。“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画禅室随笔》)其作品中淡墨的运用,清新雅致,风神萧散。
3、干墨
干墨主要是指毛笔的濡墨量,无论浓墨还是淡墨,笔头含墨量要少,还要辅以行笔迅疾,书写出的线条苍劲有力,表现出“飞白”效果。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与浓墨、淡墨、湿墨等产生强烈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表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也大大增加了书法作品中的空间感,丰富了视觉效果。
干墨的运用也不仅仅是毛笔的濡墨量,随着一笔书写的持续,笔头的墨量也会越来越少,写出的线条也就会呈现出枯笔的效果,使墨的浓湿与淡干形成渐进对比,变化丰富,增加了墨趣。
当然,随着笔头含墨量的减少,行笔速度也要相应减缓,“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虞世南《笔髓论》)
4、湿墨
所谓湿墨,也称之为“涨墨法”,也不仅仅是指墨中水的比例偏大,而主要是,无论浓墨还是淡墨,蘸墨饱和,同样辅以行笔的速度要稍缓,使墨能够充分渗入纸中,看似洇墨,也并不符合古人“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法则,但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墨韵墨趣。如明末的王铎和傅山,湿墨(涨墨法)的独特运用,痛快淋漓,既保持了点画的基本形态,又增加了笔墨意趣,线面交融,扩大了线条的表现层次。我们在欣赏其作品时,能够强烈感受到书家情绪的宣泄。
近现代书家越来越多的运用湿墨(涨墨法),使墨法更为多彩纷呈。
5、枯墨
所谓枯墨,又称焦墨或宿墨,但又不完全正确。因为除了焦墨或宿墨,浓墨或者淡墨,同样可以写出枯笔的效果,比如“飞白”,这取决于毛笔的濡墨量及行笔速度。除了焦墨或宿墨,浓墨或淡墨,如果毛笔含墨量少,古人称之为“渴笔”,同样也能表现出飞白枯笔的效果。但是同样,无论什么墨色,都要遵循“饱笔须快,渴笔宜慢”的原则,否则线质将会大打折扣。
黄宾虹便是枯墨运用的大师,他对墨的理解以及运用,均有极高的造诣。
综上所述,所谓“墨法”,并不是只有以上五种,也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墨法也不是孤立的,它与笔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行笔的迅疾迟缓,都会造成不同的墨色效果。所以说,“笔墨”是书法的技术核心。
墨法的运用,与书体也有关系,各种书体的墨法运用也各有不同。正如姜夔所说:”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续书谱·用墨》)
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有笔的轻重徐急,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正如邓石如所说:“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同时,墨法与纸笔、章法、风格等,以及书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 只是从字面理解的话,就如古人所说的“墨分五色”,但这五色却各分秋色,各有各的属性,因为书法的整体画面感是由“墨”来决定。所以熟练运用墨以及了解墨浓、淡、干、湿、焦五种,进而用墨法。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法无非是书法书写时用墨的方法。古人用墨是自然使用,墨块磨黑即用,略有浓淡,纯任自然。有人喜用较浓的墨色,有人喜欢较淡的墨色,谈不上墨法。
明清时期宣纸普遍使用,生宣纸较易渗水,所以书写后墨色浓淡变化较大,使用宿墨书写后墨线两边会产生较分明的浓淡墨痕。
这种浓淡分明的宿墨效果吸引了部分书法创作者,很多人书写时喜欢追求这种具有浓淡变化不同效果的墨色。如图一。
但是墨法要和飞白结合起来,就会使书法的笔法更加丰富多彩了,如图二,李白诗:明月出天山……
如果以更多的飞白法与浓淡墨形成对比,则是较典型的墨彩煥发,一幅书法就如一首动听的乐章引人倾耳一样使人注目,如图三,毛泽东词:人生易老天难老……,两笔写成,笔法、墨法、章法三重合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