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育儿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孩子,父母,自己的育儿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要当好一个导航的作用,但是究竟选哪条路由孩子自己去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个非常重要,治标治本,但是却被很多父母忽略的原则:关系大于教育的原则!
这是我在很多书还有上的课程里面,老师都提到过的。而我在我的家长班里,也一再和学员们强调:只有把亲子关系搞好了,很多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林文采老师在是《心理营养》说:当孩子出现所谓“偏差行为时”,专注改变孩子的行为,不是根本之道,处理一个,又出现另外一个。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变得更有朝气,快乐、目标也更明确。”
曾经有一个妈妈和我讲,她读初一的女儿一句话都不和她说了,这么糟糕的亲子关系,大家想想,即使这个妈妈有再伟大的教育理念,也固然是走不进孩子内心的。
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写作业总是拖延磨磨蹭蹭的问题苦恼不已。于是,他们越发的强调孩子要努力学习,快点写作业,孩子就越反着来,亲子关系就变得很绷紧。
是的,学习对孩子是很重要,但是,一定要记住,比学习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你们的关系。
当孩子的内心得到了足够的滋养,他就会有动力对生活充满热情,做事情也就会更加有动力。
所以如果想改变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不爱学习,根本的着手点就是改善你和孩子的关系。
当我们与孩子连接,关系越来越亲密的时候。这份亲密,就能够化解孩子的”坏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育儿不是像死读书一样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静沉稳的孩子,有古灵精怪的孩子,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因循守旧非得给孩子立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把孩子改造成家长心目中的样子,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给他写了什么样的程序,他就有什么样的反应。总而言之,每个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宝贝帮忙,让他锻炼自己的思维,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更好。当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比如,你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作为父母的你,躺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那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父母都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会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自身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泼可爱的,反观他们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礼的,活泼可爱的孩子,父母都健谈。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拿了另一个小朋友的东西,他的妈妈立马告诉他,动别人东西前,首先要征求别人同意。别人允许了你才能和动,不允许你就不能动别人的。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这个事这么做是对的,除了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让孩子在心中有一个衡量对错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什么样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爱,孩子一定也不差。
3.给孩子尊重。
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我们就都寻求高层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记得小时候自己做错了事,妈妈总是当着很多人的面一顿数落,丝毫不会顾虑你的面子。那时候母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给与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做一个机器人。这样特别恐怖。
作为家长的我们,充分去发掘孩子的的天性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个孩子都有分歧的个性,每一个家庭都有分歧的特点,每一个育儿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则,有一些育儿理念,却适合很多家庭与孩子。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假如不晓得如许几个观点,就可惜了!
(一)差错是最好的进修机遇
这句话,我是在《正面管教》中看到的。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就感到很震惊!
从来没听说过,犯差错能够带来进修的机遇。每次犯差错后,大多数孩子包括成人,都会遭到批驳。孩子会遭到老师和父母的批驳,成人会遭到领导和家人的批驳。
很少有人站在另一面去看待差错,去面对差错。
其实,每一个差错背后,都有一个能够提高的空间。
退一万步讲,至少咱们晓得了这条路行不通。进一步讲,咱们能够由此考虑一下还有哪几条路能够走。
好比:
当孩子测验分数很低的时刻,咱们只是批驳孩子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每一个孩子都想考的分数高一些,考得不好,孩子已经很失落了,家长再批驳就是在雪上加霜。
上一篇:股票为什么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