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育儿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孩子,父母,自己的育儿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可以真正与孩子建立牢固的关系,把自己放在他们的鞋子里,进入他们的世界。身体蹲下并与他们的视线保持水平将帮助您与孩子建立联系。但是,通过加入他们的游戏,您将更加了解他们。这使您可以根据孩子热衷的事情与他们建立关系。它将帮助您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以及他们对什么感兴趣。
建立关系非常重要。它将有助于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这对于帮助孩子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建立这一点意味着您可以看到孩子们自信地成长,并且您应该开始注意到,即使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也准备尝试一些事情。
也让孩子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并鼓励分享、成为好朋友。例如,您可以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邀请孩子的朋友周末一起玩耍,为他们提供可以结交朋友和个人成长的环境。这可能是您观察您的孩子发展的绝佳机会。
同样重要的是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并定期沟通。了解家里和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您认识到日常事件如何影响儿童及其学习。
5. 观察和挑战每个孩子的适当水平
在孩子玩耍和学习时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挑战让孩子们保持积极性。创作故事等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语言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您可以要求他们将新学的单词改编为歌曲或韵律,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写字和发音。通过像这样令人难忘的挑战来帮助孩子发展能力,将使他们对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并将在以后的生活中融入其中。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一定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教育绝不等于惩罚。教育可以调动的手段非常多, 比如鼓励,比如正向引导,比如冷处理,比如有限的惩罚,这些手段应用得当足以应对孩子的教育需求,将来我还会逐一向父母们阐述。
而打骂是属于惩罚范畴中最极端的做法,我接触过很多案例,我的经验是,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必须用打骂的手段进行管教的。
那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呢?在这里,我重点跟给位家长们交流一下我总结的教育原则:“态度平和,原则坚定,细节灵活,善用交换”。
这些词语看似平常,确是我很多年儿童教育心理咨询中总结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我会一直跟各位父母分享的核心理念。在这里先提纲挈领的跟大家阐述一下:
所谓“态度平和”,就是指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和蔼的,打骂的方式是绝对应该禁止的,相对应的极端赞美其实也是不可取的,而应以理智,客观的平和态度与孩子相处;
所谓“原则坚定”是要给孩子建立起明确的行为框架,在大的原则上,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应该是泾渭分明的。
比如涉及到孩子安全的问题,涉及孩子道德品质的问题,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打折扣的,该要求的坚定要求,该禁止的坚决禁止,不能在态度上忽软忽硬,让孩子无所适从或心存侥幸;
所谓“细节灵活”是在一些不涉及原则的小问题上,父母不必过分僵硬,孩子的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特别是切忌通过小事情给孩子贴标签。
润物无声,适当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在很多情况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善用交换”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这里并不是鼓励家长用物质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懂得,资源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很多的事情就是在各种选择中达到平衡。
事实上,我们走上社会以后,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一种资源或利益的交换。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在孩子成长阶段,让孩子习惯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适应社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身教胜于言传。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树立榜样,言行一致好,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也要节制,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
第二,说教胜于打骂。打骂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孩子做错事情,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罚坐十分钟。惩罚不是目的,等孩子冷静下来后,一定要耐心的说教。不能着急,更不能打骂,要使孩子心服口服。
第三,形式多样胜于简单说教。简单的讲大道理,孩子不一定能听懂理解。可以采取孩子接受喜欢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小故事提现道理,也可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说教……这样才可事半功倍,硕果累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而非家长的私有财产或者附属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育儿的一个重要理念。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控制孩子,他做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家长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控,不给孩子一点自主权。或者认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事事代劳。长此以往,孩子就得不到该有的成长。
不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
孩子说,这个菜很难吃。家长就说,才不难吃呢,多好吃啊。
孩子说,刚刚有一只老鼠突然跑出来,吓到他了。家长不当一回事地说,有什么好怕的,一只老鼠而已。
家长如果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那他长大以后就不愿意再跟你交流了,又或者他不再相信自己了。
其实,两个独立的个体感受、体会不一样,太正常了。为什么总是否定孩子的呢?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感受的。
还有的家长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变成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例如,孩子给自己定的发展方向是理工类,但爸爸的律师梦没有实现,就不管孩子的意愿,往法律方面培养,想让孩子帮自己实现梦想。
上一篇:股票为什么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