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未来,总是比实际的未来更加科技发达?
未来,科幻小说,也是为什么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未来,总是比实际的未来更加科技发达?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未来,总是比实际的未来更加科技发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法规界定人的任何行为都有着强制的规范,为什么呢?因为放纵人性意识行为是极其危险的,你看这个社会之上有很多严重的人性问题需要面对,且所有问题都必须要解决,就如同存在就必须要使用,而使用就避免不了问题的发生,然而问题一旦发生因果状态就会既定,同时玄之又玄的人性与意识行为恰好总比现行要多思考一些,所以在现实世界里未来是小说的未来,而在科幻小说的世界里未来就是科幻未来的未来和想象中的想象,不管你在小说的世界里有多么忠守于现实,但你仍旧会为未来而积极飞跃,就像现在的你要为曾经思维创作的缺陷而付出代价一样,所以规则是必须的,也是小说的意义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问的……
这不能一概而论,只能个例分析。如太空技术,建议题主看看一部中国的科幻小说,叫《地球纪元》,里面很明白地给出了答案,即生存的压力是科技最大的动力,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必然会集中能源、材料、人才等有限资源推动必要的技术发展。同理,太空漫游 拍摄于冷战时代,美苏争霸客观上快速提升了太空技术水平,如苏联不分解,人类还真有可能已在月球上建立了基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科幻电影本身就是从改编小说来的,我刚查了一下,说第部科幻电影里1897梅里爱拍摄的《小丑和机器人》,时长仅一分钟。与之类似的还有《X射线新手》、《机械屠夫》、《飞行机器》、《一个过度孵化的婴儿》,片长都在五分钟以内。1902年梅里爱拍摄的《月球之旅》片长21分钟,内容改编自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月球土著》两部小说,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
从这里看,科幻电影对小说的改编那是很有历史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基本上都被推上银幕,在他小说里的很多内容也有很多成为了现实。再从科幻电影《星际迷航》看,电影里的很多东西,到今天都成为了现实。从这点就可以说明“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而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本身就是依据科学理论进行创作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一定合理的预言作用。就象我们国家科幻小说《小灵通门漫游未来》也不是有很多东西也成为现实了吗。
我又查了一下中国的科幻电影,有说是五十年代中期的《小太阳》,内容是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在太空建设反射镜。从现在看中国人上太空不也是很平常的吗,而且有可能中国的空间站会成为世界唯一的在太空的空间站。
再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看不也是出自他的小说《我,机器人》吗。再从《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看,他在科普上的努力也是很令人钦佩的。在这本书的介绍中“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著作。其内容涵盖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及各个分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从这段话不是也能看出科幻不是玄幻更不是神话,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想象,这样的想象基于现实(未来可以实现)又高于现实(再远的未来有的也可以实现),所以科幻小说或电影往往就成为了照亮未来的面镜子。
就如《三体》,里面有的描写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还有的在更久的将来也可以实现。再有的就是作者的幻想了,以《三体》的时空跨度,他后面的描述我们也只有想象了。
对科幻小说和电影要承认它具有预言的功能,但也不要忘了它本身就是艺术,里面加入了作者的想象,这是艺木的普遍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大脑在想象空间里没有规定违规,或不现实,特别是导演的大脑想象的空间更大,就向天上有飞机,大海上飞机不能大批降落,大脑里就想到搭个活动平台,船,船太小海上形容大只能是舰!这个在实用中是靠谱,可行,会不会有不可行的?如航天母舰,在飞行理论上是可行,但不实际,在天上搭个航天舰队!这只能说是想象空间很大,超出了实际能控制的空间
上一篇:刚看了电影《潘多拉》,求科普核辐射摄入过多具体什么危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