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毛集实验区投资环境怎么样?
亿元,淮河,全区毛集实验区投资环境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毛集实验区投资环境怎么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全区的经济发展都比较快速,而且社会事业也是全面进步的状态,毛集实验区水路运输比较便利,因为它位于淮河的中游,淮河风情文化古老灿烂,吸引着两岸的人民和来往游客。
毛集实验区它有一定的体制优势,因为他享有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优惠政策,所以如果投资的话,在这里会享受到政策支持,第二点就是关于资源优势,毛集实验区素来享有东经、西粮、南水、北媒之称。这里的生态湿地保护良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点就是它的区位优势,毛集水陆交通皆十分方便,淮河通达江海~四季通达~。
并且这里还是一个投资兴业的热土,这里大力打造招商引资洼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外资企业纷纷入驻毛集。目前,毛集实验区的工委和管委会坚持把发展作为其第一要务,致力于发展三大特色产业,建设五大基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交通运输 ——水路:境内有何台码头,拥有载重量200-500吨的船舶15首,日运输量20000-40000吨。境内淮河四季通航,可通江达海。
——公路:省道102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合阜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便捷的快速通道。 ——铁路:距连接与京九、京沪的张集火车站4公里。 ——航空:西距阜阳机场78公里,东离合肥机场104公里,邮电通信。 ——全区拥有程控电话3万门,电话普及率达300%,图文传真、移动通讯、IP电话、数据通信全面开通,邮电通讯十分方便快捷。 水电供应 ——全区拥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1万吨以上。 ——全区拥有110kv变电所一座。 金融服务 ——该区现仅有农行毛集营业所、毛集信用联社两家金融机构,给外来企业办理金融业务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我们正积极与省人行、市委、市政府及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协商,积极争取在我区设置办事机构。 文化医疗 ——全区共有学校52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48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结构合理,发展迅速,为经济建设提供各类人才。 ——全区卫生医疗机构,其中二等甲级医院1座,各类床位总数200张,卫生技术人员50多人,并拥有血站和急救中心。 ——全区设有电台、电视台各1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来,在淮南市委、淮南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毛集实验区区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抓手。着力打造以文化旅游为引领、以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以休闲健康养老和食品加工为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的新毛集为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毛集实验区以建设“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为目标,发展以文化旅游为引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休闲健康养老和食品加工为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建成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017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是:全年引进内资到位资金30亿元,引进省外亿元项目资金17亿元,利用外资740万美元。力争完成引进内资35亿元,同比增长9%;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14%;引进外资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具体计划为:突破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与央企、知名民企业合作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工业和旅游业项目资金额突破引资总额的70%,确保在引资总量、亿元以上大项目、项目总数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突破。
毛集实验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位于淮河中游,处于淮河经济带中心位置。济祁高速与合淮阜高速在境内互通立交;商杭高铁毛集段已开工建设并设站。水陆交通便利,快速链接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毛集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筹建,规划占地面积12.23平方公里,按照“低碳、生态、科技”的发展定位和“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结合区情,初步形成了以高新产业组团、农副产品深加工组团、轻工纺织组团、机电产业组团的四大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科技孵化器、文体活动中心、职工食堂和蓝领公寓等已陆续投入使用,路网、绿化、供电、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亿元。开发区建设以来,本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全程服务的宗旨,切实为客商打造最佳投资环境,不断想方设法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赢得最佳效益,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截止目前,累计引进企业45家,其中规上工业2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就业人数达7000余人,园区企业累计获批各项专利40余件。先后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产业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