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正史中关羽是个怎样的人?
关羽,刘备,荆州正史中关羽是个怎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陈寿《三国志·关羽传》里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二、关羽为曹操所擒,曹操礼遇甚厚,关羽还是铁了心的千里走单骑,追随刘备。
军事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来说,就是海里航行的船和灯塔的关系。没有诸葛亮,刘备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啥。眼看刘备得到诸葛亮后,二人亲密之程度有甚于关、张二人,二人自然是十分妒忌;但不久便证明诸葛亮真乃神人是也,扭转乾坤,关、张二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件事就是赤壁之战。此时的刘备已经没有立锥之地,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只有诸葛亮是清醒的,事情紧迫,当仁不让,一人去江东,说服东吴群英,孙权随发三万兵马,助刘抗曹。赤壁之战大获成功。自此关羽对军事诸葛亮十分尊重。
缺乏大的战略思想,是关羽的硬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合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来看,关公那肯定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在曹操手下时,还因为一个女人闹了别扭,马超来投刘备,关羽还吃个小醋,水淹七军时和徐晃套近乎,又让人怼了个大红脸。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追随刘备起兵后,关羽早早就有能力独自领一支部队,但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哪怕千里寻兄,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刘备身边,寄居曹操帐下时,万军之中单枪匹马杀死河北名将颜良,无论是勇气还是战场时机的把握能力在三国诸将中都属顶级,镇守荆州,北抗魏南拒吴,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己之力硬刚吴魏两势力半数精英,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之为国士。关公这辈子,有忠义,有武勇,能带兵,没事看个春秋看来还挺爱学习有追求,世间两大英雄刘备爱之曹操惜之,当时国士之风,后世武将楷模之一。纵观汉末百年风云,又有几人能有此般风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合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来看,关公那肯定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在曹操手下时,还因为一个女人闹了别扭,马超来投刘备,关羽还吃个小醋,水淹七军时和徐晃套近乎,又让人怼了个大红脸。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追随刘备起兵后,关羽早早就有能力独自领一支部队,但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哪怕千里寻兄,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刘备身边,寄居曹操帐下时,万军之中单枪匹马杀死河北名将颜良,无论是勇气还是战场时机的把握能力在三国诸将中都属顶级,镇守荆州,北抗魏南拒吴,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己之力硬刚吴魏两势力半数精英,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之为国士。关公这辈子,有忠义,有武勇,能带兵,没事看个春秋看来还挺爱学习有追求,世间两大英雄刘备爱之曹操惜之,当时国士之风,后世武将楷模之一。纵观汉末百年风云,又有几人能有此般风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可能除了刘备和张飞以外,他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当初刘备建立蜀国,封四大将军,当任命书送达荆州时,关羽一度不愿受封,理由是:我竟然跟黄忠这个老家伙平起平坐?后来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才勉强受封。可见他是多么的目中无人。失荆州,丢掉了性命,也是因为他不听劝阻,盲目自信以为孙权不会偷袭他的大本营,当得知吕蒙已经过江时,他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先攻下樊城再回去收拾吕蒙,结果正是他狂妄的自信,让他一世英名扫地。借着这个问题多说两句,正是因为蜀国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惯着关羽,都让着他,才把他捧上了天,所以他的性格和脾气才会如此极端,最终害死了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作为汉末名将,一生以忠义为本,勇冠三军,被后世尊称为“武圣”,与“文 圣”孔子齐名。“当时义勇倾三国, 万古祠堂遍九州”,正是对关羽形象的生动写照。
关羽(?—220),字云长,本字 长生。据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 所载,关羽生于河东郡解县,即今山西运城境内。东汉末年,关羽亡命奔涿郡,当时刘备于乡里招兵买 马,关羽与张飞往投,三人誓共生 死,恩如兄弟,故有“桃园结义”的佳话为后世所传颂。官渡之战前,曹操派兵东征,大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封其为偏将军、汉寿亭侯。 后来关羽挂印出走,仍投奔刘备,被派镇守荆州。
刘备为汉中王后, 拜关羽为前将军,令率众攻曹军。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名 声大振。后孙权袭荆州,关羽因轻敌自信,败走麦城,兵败被杀。 关羽一生忠义豪勇,妇孺皆知。《三国志·关羽传》记述关羽“身 在曹营心在汉”,对刘备忠心不二, 作为既是臣子又是兄弟朋友的关羽,这种既忠于君又忠于友的行为,完全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各阶层的道德规范,更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一种美德,成为社会所共识的楷模是顺理成章的。
“桃园结义” 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其中 的“义”一直为古今所倡导,也是关 羽之所以被封神的最主要原因。关羽对刘备不单有君臣之忠,更有兄弟之情和朋友之义。这种情义正是社会各阶层都需要的一种团结力量,对无权、无势的下层社会民众, 尤为重要。经《三国志通俗演义》的 渲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便成为 “义气”的代名词,关羽更是集合了 勇、忠和义,成为古代仁人君子的 典范,备受统治者、上层士大夫和下层百姓的崇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