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大龄稻纵卷叶螟如何用药防治?
幼虫,水稻,药剂水稻大龄稻纵卷叶螟如何用药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大龄稻纵卷叶螟如何用药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龄心叶现白点,二龄嫩叶会束尖,三龄苞长叶纵卷,四龄绿叶白条现,五龄白叶虫逃潜。”——关于稻纵卷叶螟危害的口诀。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三大虫害(稻飞虱、钻心虫、稻纵卷叶螟)之一,根据每年的发生规模、危害程度,不少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又是三大虫害之首。而在稻纵卷叶螟的一生中,又数二代稻纵卷叶螟危害偏重,所以在水稻的分蘖期有:“狠治二代、巧治三代、挑治四代”防治措施的说法。
对稻纵卷叶螟来讲,最好的防治时期是在幼虫3龄前,这个时候害虫正要卷叶且还没有完全卷叶,药液更能起到触杀效果。如果防治晚了,稻纵卷叶螟蜕皮至3龄及以上时也就成了大龄幼虫,防治起来就困难了些,需要使用胃毒型+触杀型药剂,甚至胃毒型+触杀型+内吸型药剂了。
还未卷叶的2龄稻纵卷叶螟。
不同生长阶段的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症状:
1龄幼虫不卷苞,刚从卵孵化出来,在叶片上危害。2龄幼虫爬至叶尖处,开始吐丝卷叶尖或者叶尖的叶缘,也就是卷尖期,老百姓常说的:开始卷尖啦。3龄幼虫纵向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也就是束叶期。4-5龄虫食量大增,在叶苞里吃喝拉撒使虫苞膨大,并频繁转移继续卷苞危害。远远看上去水稻的叶子都变白了,农民常叫白叶期。拨开叶片后看到的大龄稻纵卷叶螟。
不同生长阶段的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用药建议:
1-2龄幼虫,虫在叶片上危害还未卷叶,药液可以直接接触到虫体,建议以触杀型的农药为主:毒死蜱、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3-4龄幼虫,已经卷到叶子里面了,单用触杀型的农药很难直接接触到虫体,这个时候应该选择胃毒型农药为主,渗透和内吸型农药为辅。胃毒型农药有:阿维菌素、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氟铃脲等;渗透和内吸型农药有: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克百威、呋虫胺(高含量可以防治鳞翅目害虫)、氟虫腈、杀虫双等。5龄幼虫,已经不吃不喝、不再危害作物,不用再用药防治了。成虫:蛹化成娥后,一只雌娥一生能产卵200个左右,灭掉1只蛾子等于灭掉了上百只虫子,这点还是很有必要的。选用触杀型农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等。世代重叠: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虫和成虫混合发生,就选择胃毒型+触杀型+内吸型农药混配使用。大龄稻纵卷叶螟造成水稻大面积卷苞。
大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用药推荐:胃毒+触杀+内吸渗透,以下方案三选一即可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毫升+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40毫升+精油20毫升。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4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毫升+精油20毫升。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2.2%甲维氟铃脲乳油100毫升+48%毒死蜱乳油60毫升+精油20毫升。
总结:
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最好的时间,就是卵孵盛期、稻纵卷叶螟幼虫还未大面积卷叶前施药,这时候防治事半功倍。有时因为下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虫子变成大龄虫了再去用药的话,要避免单独使用一种类型的农药;一定要选择胃毒型+触杀型+内吸渗透的药剂结合,才会有好的防治效果,以上用药方案2天左右可达到死虫高峰。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是农药专科,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从事病虫害防治15余年。请关注我,一起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相关植保专家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很严重,而且很难防治,导致水稻叶子卷缩严重。那么面对水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我们该如何防治呢?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方法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大麦、小麦、甘蔗、粟等作物及稗、李氏禾、雀稗、双穗雀稗、马唐、狗尾草、蟋蟀草、茅草、芦苇等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为何“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
随着夏天雨季的持续,“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不断迁入,当水稻陆续进入分蘖盛期,禾苗长势嫩绿,雨量充沛及湿润的田间小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滞留本地繁殖为害。
为何“稻纵卷叶螟”是打不死的小强?
结合多年从事水稻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的经验,稻纵卷叶螟难治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稻纵卷叶螟的防治适期没掌握准。近年稻纵卷叶螟迁入代的迁入峰次明显增加,有时一代多达4次成虫迁入,造成田间幼虫盛孵期持续时间长(如各代幼虫盛孵期长达20天以上),而30天左右发生一代,这样好不容易把这代防治下去,下代又开始发生了,无形中增加了防治次数和难度。
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段,达标的稻田要及时(低龄若虫、幼虫期)用药防治。而农户往往在防治适期时没引起注意,总是在幼虫进入大龄期即三龄以后已经形成白苞并开始转苞为害时才予以重视,此时幼虫已进入高龄,抗药明显增强,喷药就好比是为其“洗澡(淋浴)”,这是“打不死虫”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根据当地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选准每代的主要发生峰期的低龄幼虫期进行用药,而当幼虫盛孵时间较长时必须连续用药两次。
2、错过了稻纵卷叶螟的佳防治时间。很多时候由于连续降雨,农户无法及时施药防治,等天气转晴时,稻纵卷叶螟幼虫已进入高龄,此时用药防治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因此,建议在当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抓住雨停间隙及时施药,雨后再用能有效防治高龄幼虫的对口药剂补喷防治一次,以巩固防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