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吐蕃王朝为什么不向南扩张?
吐蕃,恒河,唐朝吐蕃王朝为什么不向南扩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觉得他是在问:吐蕃王朝为什么不向恒河流域扩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吐蕃人不是没有向南扩张,相反他们一度控制了比较富庶的恒河三角洲地区。但是由于地理因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问题,他们主要的重心不可能是南方。
首先,吐蕃人的祖先是源自羌人的分支。在不少羌人集团,逐步在甘肃和青海的高山习惯了高原气候,才开始进入青藏高原腹地。在此之前,这些原始的羌人已经同小月氏和部分印欧斯基泰人混居。他们也通过河西走廊与青海到云贵的一条天然走道,维持着中亚与东亚两地的交通线。
所以,在藏族正式成型之前,他们的先民就已经对国际经济和政治走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走势即通过丝绸之路-云贵边区-草原北线,运转起来的东西方交流大动脉,超过了其他任何地方的附属交通线路。例如可能会光顾印度的多条海上通道。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吐蕃人日后的扩张方向,主要就是向北方的。他们从高原冲下来,对整个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都保有巨大的优势。前者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方交通要道,拥有大量的商业与技术资源。后者则是传统的农业产区,也是最早大面积培植茶叶的地方。可以为吐蕃人提供农业战利品。
至于南方呢?其实靠近吐蕃人实际控制区最近的就是恒河流域了。如果早上400年,恒河流域可能因为参与到印度河流域的国际贸易,而非常繁华。但在吐蕃人崛起的时候,波斯-阿拉伯商人,已经会继续选择走海路来避开内陆航线。所以,恒河的意义就只剩下个别口岸和农业产出了。
但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客观上阻碍了吐蕃人向南征服的步伐。他们的军队和辎重,走当地的几个山口,还要抵抗尼布尔等地部落山民的袭扰,才能触及恒河三角洲。从成本上来说,的确是耗费太大了。
因而,历史上的吐蕃帝国,对恒河地区的控制力的最弱的。反之,对北方原先唐朝建立的安西四镇则稳固的多。毕竟,从高原下到平原上去,比翻过更高的山走落差极大的地形,真的是便捷太多了。恒河能给予的经济优势有限,而北方的条件更适合军事行动。这就怪不得吐蕃人的战略是北重南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吐蕃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其实这个原因不是明摆着的吗?因为南边就是喜马拉雅山,怎么过去啊?
喜马拉雅山是自然边界
其实桃花石杂谈在很多回答里都曾经提到过,现在中国的领土在几个方向上都是地理形成的自然边界,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了。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在古代想要大兵团通过并安全返回确实是很大的考验。
(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很难通过,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通过。比如在稍微近一点的历史中,尼泊尔人和英国人都还是曾经两次通过西藏聂拉木县和亚东县入侵西藏,因为这些地区相对来说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海拔比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一定数量的军队通过。比如聂拉木县最低处海拔只有1400多米,亚东县海拔最低处也只有2000米左右,所以还是可以比较顺畅的通行的。
(中印边境许多地区都是这种地貌,大规模行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无论怎么说,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一个很大的阻隔,所以英国人在18世纪就占领了印度全境之后,才并没有马上去入侵中国西藏地区,而是在100多年后,当其实力已经明显凌驾于清朝和西藏地方政府之上时,才开始打起了入侵西藏的主意。而这时其实已经进入近代,英国军队的后勤能力和医疗水平都已经和吐蕃王朝所处的公元8、9世纪有了质的变化了。所以当时的吐蕃王国在南方边界面临的局面其实是更难逾越的,公元8、9世纪的科技水平决定了在当时想有军队成规模地跨越喜马拉雅山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难度过大,成本过高,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气候因素的制约
不过喜马拉雅山脉虽然要跨越难度极大,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尼泊尔和英国军队都还是曾经从南向北跨越成功过的。而且其实在历史上,吐蕃王朝时期也确实有过一次南征印度的经历。在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也就是公元755年到797年期间,赤松德赞曾经派遣大军南征印度。
据西藏史书记载,当时已经信仰佛教的赤松德赞因为听说当时印度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藏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所以派大军前往讨伐,希望将舍利迎回吐蕃供奉。结果当时强捍的吐蕃军队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渡过恒河攻入摩揭陀国,并将舍利成功迎回。不过这段记载有很浓的宗教味,所以似乎没能解释为什么吐蕃南征只是迎回舍利,却没有占领领土。
(曾经发兵印度恒河流域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
但其实如果从当时以及前后历史的情况分析一下,似乎也可以见出一些端倪。吐蕃其实大家都知道,它是位于青藏高原的一个王朝。而青藏高原虽然和印度地区只是隔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脉,但整个气候却完全是两个体系,青藏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一过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地区的气候就变成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了。这在现代看起来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普通人到了那里最多适应一段,拉拉肚子。但在医疗水平非常原始的古代,这种跨越气候类型的征服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军队的严重减员。
(恒河和印度河流域都已经完全到了热带,来自青藏高原和蒙古地区的军队都很难适应)
比如在几百年后,曾经在欧亚大陆纵横无敌的蒙古大军,在追击花刺子模王子扎兰丁到了印度河流域之后,也停止前进,放了扎兰丁一条生路。其实这也是因为来自寒带的蒙古军队同样无法适应印度的热带气候,在热带因为各种热带疾病,也就是古籍里说的瘴疠,导致军队减员严重,再继续前进成本太大所致。后来元朝几次想征服越南的时候也都遇到了类似问题,所以最后也都只能作罢。
而从吐蕃军队轻松攻占摩揭陀国之后也匆匆撤军的过程来看,基本上也可以肯定是军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无法长期驻守,只能在达到迎回佛骨舍利的目标之后撤军。而在当时,吐蕃军队与北方的唐朝作战时则不会遇到如此之大的气候变化,可以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将领土也长期占据,所以给后人造成了它只向北方扩展领土,没有向南方扩张的印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