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拥有汽车和没有汽车的生活有什么差别?
买车,的人,都是拥有汽车和没有汽车的生活有什么差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有车确实很方便,况且现在车已经成了家庭的标配,不管是好车,还是普通车,总得有一辆代步车才行。
不过买车也不能不考虑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我最后悔的就是贷款买车,其实没钱买个几万的国产车不也挺好,没有必要为了面子硬撑,打肿脸充胖子实在没有必要,如果你的收入还不够,买一辆过渡的二手车也是可以的,反而性价比很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自己没有车的人,我室友是一个有车人士。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触很深。
工作日上下班,我们两个人的公司距离家里都是15公里左右。因为没有车,我每天上班都要比他早出门,先走10分钟到地铁站,然后坐30分钟地铁,再转10分钟的公交车,大概花1个小时上班。而室友他往往比我晚半小时出门,直接开车去公司,不堵车的情况下半小时左右就到,如果遇上堵车也是50分钟内能到达。
这还是正常情况下的上下班,如果遇到下雨天、睡晚了等情况,他自己有车还是随时能出发,而我没有车的,只能选择打车,可上下班高峰期打车有多难相信大家都体会过,就连拼车也需要等十来二十分钟,浪费了很多时间成本。
而周末,如果需要出远门,去超市购物等,日常需要用车去场面的情况,有自己的车也是会比没车的要方便。
当然,有车免不得的是花费比较大,每个月加油2-3次,每次300-400元。还有停车费,家里和公司都要交月保,各500元。保养、外出零散的停车费、过路费等等,一个月也需要200元左右。这样子算下来,有车的话,一个月需要因为车子而花费2200左右。相比起没有车的我,交通费一个月就5、600元,相差是3倍几。
总的来说,要享受有车带来的便捷就要有相应的资本。没有车的时候就先努力让自己更有资本先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我个人感觉的来说,感觉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时间一久,感觉没车也挺舒服的。
首先第一个差别就是时间观念跟弱了,或者也可以说是拖延症更严重了。没车的时候准是早早地起床,生怕坐不上公交了,又害怕早高峰把公交堵路上了。现在却想着反正开车油门踩深一点,几分钟就到了,总是侥幸今天一定不堵车。反而现在上班迟到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好多。
其次周末出去的浪的次数明显增加,到周末总是要邀请狐朋狗友去黄河边玩,因为离黄河比较近。感觉如果让周末让车在院子里停两天不动,感觉这个周末基本白过。还有就是超过500的距离,我就感觉这个是不是很远,可笑的是开车过去走的更远。所以共享单车我现在一次也没用过。就是对车依赖太重了,对于一切距离,只会用那四个米其林轮胎来衡量了,我感觉这样是不好的。
再者我说没车也挺舒服,主要体现在养车这一块,一台车,保险,保养,加油,小刮小蹭等等,都不是一次性消费,算下来也是小几万。还有就是自己开车这几年也经历几次小的交通事故,其中有回一个月碰了2次,修自然有保险公司来修。可是有的时候,开车心里总有点战战兢兢的,搞得自己的开车总是有一种很累的感觉。学车的时候,教练说车总是越开越慢的,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有道理。
其实有车的生活和没车的生活都是一样的,硬要说它有差别,或许只是徒增人的虚荣心,但以车谋生的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车以前,每一次出行都是骑电动。前段时间开始,骑电动必须戴头盔。有车以后,每一次出行都是开着车,吹着空调。其实,汽车就是一种交通工具,一个能说走就走的工具
。
没有车以前,每天生活简单而单调,一天到晚游手好闲。有车以后,一天到晚必须想着还车贷、必须念着汽车保养年检、必须注意着防止汽车磕磕碰碰……其实,汽车就像一个孩子,有车以后,就有操不完的心
。
没有汽车以前,出去谈合作只能骑上自行车,很容易被别人轻视。有车以后,出去谈合作,感觉也有面儿;同时,有车以后,明显感觉机会多了,合作也多了。其实,汽车就是男人的脸儿,有了脸事情也就好办了
。
没有车以前,自己一点都不懂车,也懒得学习汽车知识。有车以后,就必须懂自己的车,必须去学习汽车按钮如何使用、汽车如何维修等等。其实,汽车就是一种无奈,你不得不去学习、了解它
。
没有汽车以前,从没想到通过汽车可以赚钱。有车以后,不自觉的和汽车沾了边,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是今日头条创作者。也许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得不说,汽车也是一门赚钱的门路,只要你有心
!
你同意我的看法吗?欢迎留言交流。我是山西的车市老爷子
,欢迎关注支持我,了解第一手车市资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些年纪较大的人,对拥有汽车的生活和没有汽车的生活差别体会还是很深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汽车情况下度过的。我上小学时候正赶上中苏关系紧张,国家号召深挖洞。城里主要街道都挖开修地道。修地道主要材料是砖和水泥。各个学校都任务。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往学校背砖。由于砖窑不在我们小学,几个小学共用一个砖窑,我们要到其它学校把砖背回学校,来回有几里地的路程。小小的年纪,一次背几块,一天背几趟,都累的汗流浃背。就想着学校要有一个卡车就好了,就不这累了。那时各家都有几个孩子,都不惯孩子。一上小学家长就不管了,学校有什么事情都要个人承担。可不像现在都上高中了家长还要接送。父母们压力也大。我家五口人,父母俩人工资加一块也就一百块钱左右。乡下老人有时还要给邮点。往往还不到月末钱就花没了。一天假都不敢请呀!过去学校事也多。每个学期都要学工、学农。学工好说,学校有校办工厂。学农就不好办了,都要去郊外,二三十里路要用脚去量。到农村还要劳动,间苗、拔草、掰棒子都干过。中午在生产队吃一顿饭,农村条件也不好,也就一碗萝卜汤,俩馒头。萝卜汤里一块肉都没有,就有点油花。回来也还要走那些路。好在那时年纪小,睡一宿就没事了。多年学农劳动也就有一年印象比较深。也不知道是那位老师联系的,是给部队农场干活。活还是那多活,待遇就不一样了。来回车接车送。中午还有好饭、好菜。炒菜中放了很多肉,而且不限量随便吃。饭后有的同学都跑几趟厕所。要知当时大多数家庭只有过年时候才能放开吃肉,肉是凭票供应的。我们每年放寒假时,同学们还有捡粪积肥的任务,具体每个同学要交多少斤,现在都模糊了。那时汽车稀少,马车、驴车、牛车是随便进城的,大家也能捡到粪,积攒到一定程度在用小推车、自行车推到学校。在事做起来真是挺麻烦的。后来在外地读书以及工作时,也经常遇到做几个小时、甚至十多个小时火车没有座位情况。我国生产汽车太少了。火车成了人们出远门唯一的交通工具。那时农民出外打工非常多,他们在座底下铺点报纸,倒上便睡了。车厢及过道到处都是人,到处充满烟味、汉臭味。有时想换个地方都很难。铁路一家独大情况在2000年前后有了改变。出租车、出租客车、出租货车等私家车出现,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这些私家车与公车不同,它不问你身份,给钱就能用。而公车需要认识人,需要找这个、那个的批,领导用起来还行,下边人用就较麻烦。有时还要答谢也不省钱。所以花钱雇车渐渐的流行起来了。虽然有时多花点,谁也不是总有事,也就不是太在乎了。我们外出工作喜欢做长途大巴,火车车厢里那种拥挤受够了。雇出租车也有弊端,就是出远门不行,费用太高了,出租车不论开与停都是要收钱的。在陌生地方也不太适合坐出租车。那些司机欺负外地人宰客严重,把大家好心情都搞坏了。当条件允许情况下多数家庭还是选择自己买车。有车的家庭都知道坐车是很舒适的,冬天不冷,下天不热。有时跑个几百公里也不觉得累。外出旅游可以多带些东西,溜达时随手又可以少拿东西,玩起来很轻松。用车能扩大你的活动范围。我国高速限速是每小时120公里,驾车一天跑个千八百公里是有可能的。用车能降低我们的劳动强度,在家买菜、粮都可以放后背箱里,手上可以总拿一件商品,购物是方便的。对年纪大一点人来说驾驶汽车能使心态保持年轻,减缓衰老。用车不总是花钱,有时候也能节省钱。有一次我去本溪看枫叶,由于是国庆节去的人太多了。住宿费高涨,农家院都涨到二百元、平常一百多的酒店都要五百多。我一看被宰太多了,还是在车里住一宿吧。偶尔住一天也没什么,关键的保证手机有电,带个容量大点充电宝就行了。返程时我就多开点,住在辽阳了。商务酒店套间八十元一天,还带早餐。总之生活总要向前看的,与过去生活比有意义吗?
上一篇:江苏哪个市的空气质量最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