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
幽门,螺杆,家庭幽门螺杆菌传染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不用公筷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4 年《Hp 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病。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有约 70%的胃癌、80%的胃溃疡及慢性胃炎、90%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致病性细菌。
值得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在具有高危害性的同时,也具有高传染性。2014 年《Hp 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病。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四十四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这其中,中国的幽门螺杆菌受感染人群最多,已达八亿人,是受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平均感染率高达 59%。Hp 感染率最低的地区广东也达到42%;最高为西藏,高达 90%。
Hp 可通过人-人传播, 包括口-口、胃-口、粪-口和医源性传播, 也可通过水源与环境或动物源性传染给人,也就是说一起吃饭时的筷子、卫生不达标的餐具、食物和水、亲吻时的唾液,都是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主要为:
1、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
2、存活在胃液中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滞留在牙齿上,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3、呕吐物也可以是传播的载体;
4、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是家庭内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患有幽门螺杆菌的父母,其子女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比其他家庭高很多。一项针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调查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庭中的“健康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为64%,明显高于同年龄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13%);
5、近年来,通过胃镜造成的医源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很容易的。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最初于1983年从人体胃窦粘膜活检标本分离培养成功。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一端有数根鞭毛,由于这种特点,使HP容易定居在胃粘膜细胞表面,常集居在细胞间的交界处,并可深入到细胞间隙中。HP能产生大量高活性的尿素酶,将组中渗出的尿素分解产生氨中和胃酸,从而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它的特性决定了它是胃里唯一能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
人群中HP感染非常普遍,在世界人口中,约有一半的人受HP感染。HP感染以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为高发,而且儿童期感染率很高,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则相对较低,并且多在20~30岁感染。我国健康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属于高感染国家。HP一经感染,多终生受累,故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但有关HP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还不甚清楚。许多资料介绍,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率随年龄递增,说明HP感染并非先天垂直传播,而是后天获得感染。有人认为HP感染率和居住密度有密切关系,有人研究发现HP感染呈家庭积聚现象,二者都提示HP可能是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人—人”之间的传播。曾经有专业人员研究医务人员调查显示,从事内镜的医师HP感染率为82.4%,显著高于内科医师(64.6%)和普通护土(65.8%),但与内镜室护士(7.4%)和胃肠科病房(74.2%)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该市区20岁以上的总体人群中HP感染率为44%,郊区的同龄人群为66%。关于HP的感染途径,众说不一,有粪一一口、口—口、人—人传播等。但从上述的资料来看,支持HP的人—人传播,而且某市医院的调查可能是病人向医师的传播,也说明环境因素有关。也有少数学者提出也可通过水源传播。但是主要通过口-口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人与人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并且人与人的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若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可以肯定,因幽门螺杆菌是有感染性的,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家庭最好实行分食制度,大人不要口对口给小孩喂食,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勤刷牙,清除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聚餐饮食最好使用公筷等。
以上为李医生的观点,希望大伙在评论区指正,可以关注李医生告诉你,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幽门螺旋杆菌是明确的,经过消化道可以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种病菌。它的存在和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因为在肿瘤科,医生发现那些患有胃癌的患者,普遍存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情况。即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与发生胃癌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但是肿瘤科医生也建议——及时做幽门螺旋杆菌筛查,查出阳性,及时干预治疗。
干预治疗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是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会有效果,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往往也是比较适用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推广分餐制,这在中国推广起来非常难,但是对于那些家中有胃癌高发因素的家庭来说,对于一些老人有老胃病的情况来说,还是应该及时的控制。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超过60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的人是有幽门螺旋杆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发现率会越来越高。
可能有人会质疑:这么多年下来了,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没有强力控制,有什么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全球范围内,40%的胃癌发生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更高,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