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学书法应该从哪里入手?
书法,楷书,笔法自学书法应该从哪里入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书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入手,隶书的结构容易掌握,基本笔画的变化不多,笔法也随意,容易引起初学者的兴趣。有的把汉字比做树,认为篆书是汉字的“根”,隶书和楷书是这棵树的“干”,行书和草书是这棵树的“花叶”,把“根”写好了,隶、楷、行、草就容易掌握了。也有的认为可以从行书入手,这样学起来没有拘束,又活泼、流畅、速度快……总之,先从哪种书体入手,完全没有必要限制得那么死。
不过,更多的书法家和教育家则认为,学书法应该从楷书入手。楷书是由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自汉末、魏、晋以后,到了唐代已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高峰,以形体方正(也就是现在通称“方块字”)、结构严谨、疏密匀称而工整、易于使用和辨认,沿用至今;它是学书法的基础,有了楷书的基础,上可以写隶、写篆;下可以写行、写草。就像一个人,先学会站立,方能走步,继而能跑一样,如果连走都不会就去学跑,恐怕没有一个不跌跤的。这方面,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深切的体会。
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谈到楷书与行书、草书的关系时,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实际上,有的书法家能写得一手好的行书和草书,正是因为他有了楷书这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要想取得行书和草书的进展,恐怕是不多见的。
那么,先学篆书和隶书行吗?这要看篆书和隶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就像小学生入学各类功课都要打基础似的,汉字也是一样。
篆字,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大,更多的是作为艺术欣赏和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短期内也并非是易于掌握的(当然我不反对中学生学篆书,因为有的已有了楷书基础)。
至于隶书,正如已故著名书法家邓散木先生所说的那样,现在也多用于装饰性艺术,应用起来并没有楷书广泛,所以,在现阶段,还是应以楷书为主。至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书,可以循序渐进,根据个人爱好而发展,这方面,我倒主张不要卡得那么死。
但是,有的同学认为篆书写出来别人看不懂,可以拿去“唬”人;也有人认为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觉得“帅”,而不认真练楷书这个基本功,因而进步不大。
楷书是汉字发展规范化、科学化了的文字,学起来并不难,只要坚持,进步会很快的。草书则不然。草书在书法诸体中是变化最为繁多、点画要求更加严格而又更加放纵的一种书体。草书的上接下连,点画长短,稍有一点变化就不是一个字了。比如“知”字和“去”字,草书中,“长短分知去”。“知”的第一笔和“去”的第一笔的长短,“知”的收笔和“去”的收笔的长短都不同,如不仔细辨认,很难看出是两个字。所以说,草书比较难。《草书歌诀》头两句就说:“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就说出了这个道理。
所以,学书法先从楷书入手,既有实用性较强的功能,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俗易懂,又有艺术欣赏的功能,它结构美,能引人入胜。
现在,提起书法的书体,一般都称“真、草、隶、篆”,是指楷体字用得多而且广泛(报纸、杂志、书籍、文件等),实际上,书体的演变则是先从篆书(包括甲骨、金文、大篆、小篆)开始,进而隶书、草书(章草、今草)、楷书这样形成的;也是中国汉字由繁入简的发展过程。
前边谈的就是楷书的结构、笔法。因为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更好地学习行书、隶书和篆书。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它是由隶书和章草发展而来的,在魏、晋时期已经形成。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楷书,是东汉永和二年,即公元137年写的木简。最早的刻碑是三国吴凤凰元年,即公元272年立的《谷朗碑》。对于永和木简,商承祚先生称:“字体平正浑朴,波挑几乎完全消失(从总体看),走向楷化。”到了魏时,魏朝大臣钟繇将隶书中的“蚕头燕尾”等横、捺笔画进行变革,精研笔法,他的《荐季直表》、《宣式帖》,就是由隶而楷化的代表作。著名魏碑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由隶向楷过渡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被称为“隶楷极则”。到了晋代,楷书兴盛,王羲之继承钟繇的笔法,并有自己的独创,他写的小楷《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东方朔画赞》,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一直是后来书家学习的楷模。
魏晋除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之外,还有索靖、卫瓘、谢安、王治、王泯等。到了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楷书创作法度森严、姿态各异,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初唐“四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是楷书已达成熟的代表人物,到了晚唐,唐代书法又出现一个新的高峰,其代表人物是颜真卿、柳公权。到了宋代,楷书代表人物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应首推赵孟頫,他的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还有鲜于枢、康里巎巎(náo),明代有祝允明、文征明、王宠、董其昌,清代有包世臣、何绍基、钱沣、邓石如、赵之谦、撝叔、郑燮、金农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础知识入手,买一本自已喜欢的字体临,要持之以恒,每天半小时以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电脑,视频都可以学。
上一篇:又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