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家姓》中的“钱”姓为什么排第二位?
百家姓,北宋,姓氏《百家姓》中的“钱”姓为什么排第二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乱世投军,立国封疆。身逢已无统一号令,比谁枪多地盘大的乱世,投军是像钱镠这样渴求功业,粗通文墨之人的最好选择。钱镠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是前面讲到的,使其免遭夭折的外婆;那第二个贵人就是当时已经是在浙江拥有一定实力的董昌。因为钱镠武艺高强,并粗通兵法,经过一系列的出生入死,沙场征战,钱镠被董昌一路提拔,从普通一兵成长为董昌麾下的高级将领。
(图)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公元879年,同样是私盐贩子出身的黄巢领军侵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采用虚实结合,伏击侵扰等游击战术,阻止了黄巢的侵犯,钱镠由此声名鹊起,第一次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重视。第二年,鉴于唐朝内乱四起,加之保护自己辖区的需要,董昌、钱镠联合各县地方武装,建立了八都军,钱镠被授予都知兵马使。钱镠注意团结各都力量,用心结识下层军官,并将自家兄弟、子侄都安插到部队中去,从而逐渐将八都军培养成自己的嫡系武装。
在通往个人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出身寒微的钱镠,先后依附刘汉宏、董昌两个地方实力派军阀,逐一扫平两浙境内其他敌对势力。公元882年,原先占据浙东的刘汉宏发兵西进,想要一举吞并占据浙西的董昌、钱镠。董昌、钱镠率领八都军据钱塘江御敌。钱镠利用钱塘江夜雾遮掩,突袭刘汉宏军营,取得首胜。最后亲自领兵在今天萧山西陵大败刘汉宏的十万大军,取得关键胜利,巩固了浙西根据地。并最终在公元886年,领兵攻破刘汉宏老巢越州,平定浙东。
刘汉宏的失败,使成为实际上的两浙控制者的董昌,野心膨胀,不再听奉唐朝号令,即位称帝。公元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让其讨伐董昌。但是钱镠感念董昌提携之恩,迟迟下不了决心。但董昌之后联合淮南杨行密偷袭钱镠的控制的苏州、杭州,这使得钱镠下定决心与董昌摊牌,最终在这场与老上级之间的的较量中,以钱镠攻克越州,获得全胜告终。董昌在被俘押送杭州的途中,跳水而死。在董昌称帝时,钱镠曾经写信劝董昌不要称帝,但董昌不听;董昌失败被俘后,按照唐朝的法令,董昌的家族人口共计五千余人,都应该被杀,而钱镠都将他们赦免而供养起来。
保境安民,留名后世。在刘汉宏、董昌相继被消灭后,钱镠拥有东西两浙,在公元902年、904年先后被唐朝封为越王、吴王,并在公元907年,被朱温的后梁封为吴越王,吴越国自此建立。
中国自古军阀和割据者大抵分为两类,一类,在占据些许地盘,有了一定势力后,野心膨胀,四处攻伐,想当天字第一号了;而另一类,则小心谨慎,只想巩固旧有地盘,在自己控制范围内作威作福,安心做一富家翁。而钱镠则是一个另类。从一介草民成长为一方诸侯的钱镠,对自己的实力和位置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钱镠占据的东西两浙,身处北有后梁,南有南唐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自身实力也无法与这些实力雄厚的割据者争锋。钱镠在世期间,先后多次拒绝了其他割据政权劝他称帝的意图,并坚决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终钱镠一世,除了与相邻的南唐政权经过三次大的战役后,境内基本上没再有大的冲突。
在对外没有攻伐战争,对内稳固确保无忧的情况下,钱镠专心进行境内治理。这其中,钱镠有两个大的功绩既造福于当时,也为后世所称颂。一是修建杭州城。从公元890年开始,钱镠就开始对原杭州城进行扩建和整改。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杭州逐渐具备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钱镠对杭州的经营,为后续南宋建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杭州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二是治水。修筑海塘抗潮。在钱镠之前,每次钱塘江潮汛都给两岸民众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从公元910年开始,钱镠开始对钱塘江进行筑塘修堤。修建过程中,钱镠克服钱江潮汛给工程带来的困难,最终建成共长33万8593丈的石塘。同时,钱镠也对西湖、太湖、鉴湖进行了疏浚。也正因为钱镠的罢兵安民,东南沿海人民在五代十国的乱世,避免了生灵涂炭,也使杭州的发展超越诸多中原名城,成为东南地区新的经济中心。
(图)钱塘江
公元932年,享年八十的钱镠病逝。弥留之际,钱镠叮嘱众人坚守国策,不与中原王朝为敌。钱镠的继任者也忠实执行了钱镠的既定国策。并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6年,举国献与北宋,使人民再次免遭战火。百家姓中的钱姓排第二,据说与此也有莫大联系。
放眼整个中国帝王史,钱镠名声不显,功业有限。但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出身寒微的小人物,在乱世中一刀一枪开创出自己的基业,并在割据之后仍能审时度势,宅心仁厚,保境安民,并顺应时势,造福子孙,为后世人民,尤其是两浙人民所敬仰。
千年悠悠,当你漫步钱塘江边,注视着江上浪花滚滚。也许, 因为治水功绩而被两浙人民尊称为“海龙王”的钱鏐,说不定正化身在这无尽浪花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完全是因为孙李两家太精明。据说赵钱孙李四家为姓氏次序排列开始吵的脸红脖子粗,互不相让。后来孙李两家细想老这样吵下去也不是事呀,因此就心生一计:让赵钱两家排在前面,这样人们一念听着就是“赵前孙李”,在赵之前就有孙李啦!因此钱必须在第二,否则听着不是那意思。[大笑][大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这头一句,我想每个学过汉字的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至于后面,我就不看好你们了哈哈!
这个百家姓里面的排序是有门道的,不是谁数量多谁就是第一大姓,如果这么算的话,那得王姓排第一。之所以把“赵”姓排第一,那是因为《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而当朝皇帝就姓“赵”,那自然得排第一,除非作者不要命了。
至于“钱”姓排第二,也是有原因的。《百家姓》最初是从江浙一带传出来的,而在当时,北宋还未一统全国,统治江浙的乃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
上一篇:段子看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