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安全吗?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安全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为防范系统系危机,监管层在2018年发布了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投资者必须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在为期两年的过渡期中,除了存量产品外,其余新发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再承诺保本。
由是,理财市场发生了极大改变。在机构层面,银行都陆续成立了理财子公司以和母行进行切割;在产品供给上,银行理财产品也从传统型加速向净值型转换,相应地,对理财产品的估值也从摊余成本法切换到市价法;在销售过程中,也开始根据适当性原则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匹配不同的理财产品。相对来说,一切正规了许多。但此种转换的后果就是,尤其是净值型产品的出现,使得理财产品亏损就频频出现。比如,6月份时,招行和平安银行就有二十多款净值型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引发投资者在网上骂声连天。
总之,在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就会像基金一样,亏赚都有可能。过去保本躺赚的日子是一去不返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银行往往是最安全的存钱处。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理财诈骗事件越来越多,更让人担忧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那么银行理财产品就一定安全吗?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分清银行的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用专业术语来讲,理财业务是银行的表外业务,那什么叫做表外业务呢?要理解表外,就要先讲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很好理解,就是银行的基本功能:存款和放贷。这两项表内业务是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要接受上级部门和央行的严厉监管,所以叫做表内业务。那么,除了表内业务以外,就是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就是表外业务,是不用计入资产负债表,在监管上也没有表内业务那么严格。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大家银行理财也有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很可怕,最典型的一点就是投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资金流向何处。因此大家购买银行理财不要太放心,该注意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相对于银行对资金走向的讳莫如深,P2P理财则要透明许多。比如国内首批公示资金走向、借款人信息不打马赛克的房易贷平台,每笔借款标的投资人都可以看到资金流向何处,将潜在风险一并呈现给用户。而且,P2P平台是不敢轻易触碰监管红线,挪用用户资金搞资金池,或者通过期限错配、拆标搞自融的,但是银行搞资金池确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银行理财产品就一定安全吗?我看未必!投资理财的方式有多种,银行理财只是其中之一。既然银行理财不一定绝对安全,那么在负利率时代人们就更愿意去尝试新的投资理财方式,比如P2P理财、基金、股票……但是无论哪种都会有风险的存在,所以投资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多加注意,选择的产品应尽量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期,20余只银行系理财产品跌破净值的消息,简直刷频了。资管新规的出台,就是要打破投资者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预期,勿谓言之不预。
尤其是两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是招商银行有2款产品跌破净值,其中一款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发售的“季季开1号”,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另一款为招商银行APP上发售的“季季开2号”,6月3日单位净值为0.9996,两款产品均出现了浮亏。
另一家是平安银行,其中一款90天成长理财,6月10日年化收益率为-7.17%,令投资者叫苦不迭。
据一家权威媒体消息显示,这次20余只银行系理财产品跌破净值,不仅是上述两家银行,还包括工银、建信和中信等头部大型理财子公司,实在非常罕见。
在上述理财产品中,几乎都是较低风险或中低风险等级产品,且属于净值型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出现历史罕见的跌破净值呢?初步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与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有着直接关系。在中低风险等级以下的理财产品中,其投资标的主要是债券和存款。而今年4月以来的债市大波动,大反复,直接导致了对应的理财产品净值跌跌不休。
二是,按照资管新规定要求,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型将逐步转型为净值型,其估值方式从成本摊余法切换到市价法后,金融市场的波动就会实时传导到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4月以来的债市大幅震荡,必然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并实时表现出来。
综上说述,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会落地。作为长期习惯保本保息的投资者来说,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再也不能躺着赚钱了。理财产品始终不同于存款产品,无论风险高低,但始终伴随着风险,投资者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以及抗风险能力的产品,以防患于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靠!不安全!
理财产品是否安全要看该产品具体操盘者是否可靠,看产品风险等级,与是否银行销售没有必然联系。银行作为传统且知名度非常高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用户,也拥有能够触达大量用户的能力,所以银行一直是大多数需要吸引资金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需要吸引资金的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保险等等。
这里要注意,银行只是销售渠道,哪怕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理财产品是否安全,收益是否有保障,我们还是去研究这些理财产品,看看他们最终是由谁操盘的,资金会投到哪些领域或项目上,看看这些领域或项目是否足够安全。资金最终投入的项目如果不安全,钱到其收不回来,或者只收回来一部分,你想这种理财收益会有保障么?
上一篇:有没有后悔去厦门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